药疹2013.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疹2013

药 疹 (Drug Eruption) P121 三明市皮肤病医院 伍显明 一、定义(definition): 二、病因(Etiology) 1、个体因素—过敏体质、机体的生理、 病理状态 2、药物因素--任何药物都可能引起药疹 临床上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有: 1)抗生素:青霉素、磺胺类、四环素、土霉素等; 2)解热镇痛类:有阿司匹林、氨基比林扑热息痛等; 3)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 西平等; 4)血清制剂及疫苗:如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病疫苗等; 5) 抗痛风药:别嘌呤醇; 6)中药。 药物致敏的影响因素 1.体质因素:个人有过敏病史者,药物过敏发生率较无过敏者高4-10倍;亲代有过敏史者,药物过敏发生率较亲代无过敏史者高一倍;近年来发现机体对某种药物的敏感性与特异性HLA免疫表型相关; 2.药物特性:含蛋白质药物 非蛋白质药物 有机化学药物 无机化学药物 人工合成药物 天然药物 重金属盐类药物 轻金属盐类药物 卤素化合药物中、碘 溴 氯 赋形剂、矫味剂、着色剂、杂质、剂型 3.接触频度:接触次数越多越频,诱发过敏的可能性越大; 4.给药途径: 外用>口服(如磺胺药、抗组胺药) 注射>口服(如抗生素); 5.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如HIV,EBV感染) 紫外线(光毒与光敏)。 三、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药疹的发病机制复杂 超敏反应机制---变态反应 非超敏反应机制—非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性 多数药疹属于此类反应 与药疹发生有关的变态反应包括: I型: 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 Ⅱ型: 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Ⅲ型:血管炎、血清病及血清病样综合征 Ⅳ型: 如湿疹样及麻疹样药疹、剥脱性皮炎 变态反应药疹特点 只发生于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者, 对多数人则 不 发生反应; 皮疹的轻重与药物的药理性质、剂量无关;高敏状态下,极小剂量的药物也可诱发严重的药疹; 3 有一定的潜伏期: 初次用药 约4一20天,多数7—8天 再次用药 数分钟至24小时之内即可发生; 4 皮疹形 态各式各样,很少有特异性; 5 抗过敏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 6 药疹治愈后,如再用与致敏药物化学结构式近似的药物,常能再发药疹 称 交叉过敏。 在药疹的高潮时,甚至一些结构不同的药物也能诱发过敏,称多价过敏或多元过 敏。 非变态反应性P121 1 直接诱导炎症介质释放 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鸦片 类药物、造影剂等为组胺释放剂,可使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而引起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 3 蓄积作用 有些药物排泄较慢,或患者有肝肾功能障碍,或者药物剂量虽然不大,但用药时间过久,均可造成药物蓄积而诱发药疹,如碘化物所引起的痤疮 样皮损。 4 光毒 性反应 服用某些药物后,经日光照射后而发生药疹 四、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一) 固定型药疹 (二) 荨麻疹型药疹 (三) 麻疹样或猩红热型药疹 (四) 多形红斑型药疹 (五)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六)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七) 紫癜型药疹 (八) 湿疹型药疹 (九) 痤疮样药疹 (十) 光感性药疹 (十一)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一)固定型药疹 (Fixed Drug Eruption) 1 皮疹特点 常由解热镇痛药、磺胺类等引起,为圆形水肿 性紫红色斑疹,边 界清楚,单个或数个常为一个;自觉症状轻度痛痒。 固定型药疹 2 部位 口唇、外生殖器等皮肤粘膜交界处,手足背及躯干也常发生; 3 自觉症状 瘙痒 固定型药疹 4 皮疹消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不易消退; 5 再用相同 药物则在原部位发生同样皮疹; 6 引起药物 磺胺药、解热止痛药、抗癫痫药。 (二)荨麻疹型药疹(Urticaria Drug Eruption) 2 自觉症状 瘙痒剧烈、刺痛、触痛。 可同时伴有血清病样症状,如 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血管性水肿、蛋白尿等 3 引起药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