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珍藏乾隆官窑粉彩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避暑山庄珍藏乾隆官窑粉彩瓷

避暑山庄珍藏乾隆官窑粉彩瓷   粉彩是景德镇御窑厂的陶工在珐琅彩的启发和影响下,引进铜胎珐琅不透明的白色彩料(玻璃白),并借鉴珐琅彩多色阶的配置技法创烧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粉彩的烧造过程相当复杂,需在预先烧制好的白瓷上经过设计画样、勾线、配色、研色、打底、填色、洗染、烧制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粉彩二次入窑的烧成温度一般在750℃左右。粉彩瓷创烧于康熙中晚期,当时精品很少。雍正时期,粉彩瓷在造型、绘画技法及装饰图案等方面已趋于成熟。由于粉彩改变了五彩平涂的绘画技法,给人“粉润柔和”之感,与康熙硬彩(五彩)相对,亦称“软彩”。《陶雅》云:“康熙彩硬,雍正彩软。软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红为淡红,绿为淡绿,故曰软也。”   乾隆帝统治清王朝长达60年,将“康乾盛世”的繁华局面推向了极致。景德镇的制瓷业亦盛极一时,集历代之大成者于一身。??《清档》记载,乾隆皇帝对瓷器有着特殊偏好,对粉彩瓷更是情有独钟,经常直接关注粉彩瓷的烧制。例如:制作前须呈送画样或木样,待皇帝亲自审核后才能送景德镇御窑厂烧制;有些器物的用途、造型、纹饰、款识以及配合纹饰的诗句等都须经过乾隆皇帝的审批;瓷器如果烧制不好,还要赔偿甚至受到严惩,如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下旨:“唐英呈进瓷器仍系旧样,为何不照所发新样烧造进呈,将这次呈进瓷器钱粮不准报销,着依赔偿。”这种大背景下,粉彩瓷达到了其发展的顶峰。   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宫苑,是清代第二政治中心,清代康熙、乾隆皇帝每年从5月至9月都要在此驻跸,这里收藏着大量乾隆官窑粉彩瓷器精品,现遴选精品与大家共同鉴赏。   清乾隆粉彩过墙八桃五蝠纹盘(图1)   “过墙枝”也称过枝纹,过墙花纹,流行于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多见于盘、碗、瓶等彩瓷上,过枝纹有“长治久安”的吉祥寓意。   此盘高4厘米,口径20.5厘米,底径13.3厘米。周身施白釉,釉色洁白莹润,一棵折枝桃树自盘的底沿沿着盘壁蜿蜒绕过盘口,在盘内舒展开来,树上挂着内五外三共计8个硕大饱满的桃实,内三外二5只红色蝙蝠在桃树周围展翅飞翔,微风吹过,桃枝轻轻颤动,桃叶翻卷,桃花随风摇曳,鲜嫩、熟透的桃子让人垂涎欲滴。此盘利用粉彩绘画中的渲染技法体现画面的立体感,构图疏密有致,色彩淡雅娇丽,很好地表现了桃花的不同形态和桃叶的阴阳向背。   仙桃图案在雍正、乾隆时期经常使用,成为装饰陶瓷器皿的主题纹饰,蝙桃纹寓意“福寿双全”。由于雍正时期多画8个仙桃,乾隆时期喜欢绘9个桃子,因此行内有“雍八乾九”之说。此盘无论造型、釉色还是装饰题材都继承了雍正朝遗风。   清乾隆绿地粉彩船形茶盘(图2) 茶盘高4厘米,长14.5厘米,最宽处宽8.3厘米。茶盘周身以松石绿釉为地,口沿及底足的边缘均描金,外壁四面均饰描金缠枝莲纹和一组蝙蝠衔玉磬纹,里沿饰描金连珠草叶纹,内壁四面均饰描金缠枝莲纹,盘心4只红色的蝙蝠围绕“卍”字上下翻飞,有“万福万寿”的吉祥寓意。器底施松石绿釉,留白书金彩“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利用金彩装饰瓷器起源于唐代,宋元以来一直没有间断。明清时期的景德镇御用官窑也经常使用金彩装饰瓷器,乾隆时期的粉彩瓷一改以往粘贴金箔的传统施彩方法,直接采用金粉装饰器物,具体做法是:将金粉调和到合适的黏度后直接用笔描绘在瓷釉表面,经700~800℃高温烘烤,漆金粉在釉表烧牢之后出炉,然后用玛瑙棒或光滑的石沙磨压,使之发光发亮。   此盘为盛茶用具,是乾隆时期仿照当时的铜胎画珐琅制作,器形别致,做工精巧,纹饰繁缛,周身用金彩装饰图案,实为乾隆官窑瓷器的杰作。   清乾隆青花粉彩缠枝莲托八宝纹奔巴瓶(图3)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创立了金奔巴瓶制度,清政府通过金瓶掣签,收回了指定达赖、班禅、呼图克图、呼毕勒罕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密教因修法的内容不同,瓶的种类、色相也不同,因此有多种材质和形制,此瓶便是仿照当时的金奔巴瓶烧制而成。奔巴是藏语“瓶”的意思,奔巴瓶也称贡巴瓶,在密教礼仪中,瓷质奔巴瓶内常盛净水,上插藏草,以示淋漓之甘露,所以又称藏草瓶或甘露瓶。   此瓶高26厘米,口径3厘米,底径10厘米。采用青花粉彩装饰纹饰,此种装饰题材为乾隆时期首创,是借鉴斗彩的装饰工艺,以青花设定构图的内容,再用粉彩代替五彩进行第二次装饰。瓶口部描金点红彩,口沿为青花粉彩缠枝花卉纹,颈部用黄、蓝、红、粉四色装饰成变形的覆莲莲瓣纹,腹部为缠枝莲托八宝纹,腹部上下各饰一周如意云头纹,足墙饰变形蕉叶纹及金彩一周。   此瓶的主题纹饰是腹部的缠枝莲托八宝纹。八宝纹也称八吉祥纹,是瓷器佛教纹样,即以藏传佛教象征吉祥的八件宝物为题材的纹饰。八宝纹与莲花一起相配合在瓷器上绘画是乾隆朝较流行的装饰题材。   清乾隆绿地粉彩荸荠瓶(图4)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