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试论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摘 要] 在娱乐性、商业性、消费性为主要特征的大众文化的背景下,现代传媒对女性的选择性的陈述强调了某种文化规范的性别形象的建构。本文以媒介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为切入点,反思现代传媒领域内女性形象的建构问题,并由此探讨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 现代传媒;性别呈现;负面影响;女性价值观;重塑
[基金项目] 安康学院2012年科研计划项目“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价值”(2012AYPYRW02)。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39-2
一、引言
现代传媒在感知方式上的特征之一便是运用视觉艺术,使受众的视觉感官受到深刻影响,给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印象。本文将以媒介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为切入点,对大众传媒中所表现出的与女性有着特殊关系的文本加以分析、归纳,从中反思现代传媒领域内的性别形象的建构问题,并由此探讨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二、电视广告性别呈现的特征
在电脑、电视等传媒中,我们不用刻意搜索,就能看到这些图片、视频的标题:某某某接拍性感火辣广告、某某某美白(瘦身/丰胸)秘诀……不难看出,现代传媒产生视觉冲击力内容选择上呈现出女性化的特征。这种“女性化”的真相实际上是女性在媒介中被边缘化和私人化,并受到极大的文化贬抑。
(一)女性成为广告创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在媒介广告中,一直在复制着这样一个公式:广告= 商品+女人。从一定意义上说,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女性来制造视觉冲击效果的。于是女人的腿被比喻成瓷砖柔滑的诱惑、女性的曲线等同于汽车的舒适感、以女性的洁白肤色诠释饮料的爽滑宜人等等。
以女性来制造视觉冲击的背后是一个为广告商、商家、网站提供的巨大的利益链条……无怪乎有研究者称一部广告发展的历史,始终与女性形象怎样被当作一种特殊的商品来生产和消费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二)媒介广告复制着传统社会角色及分工模式。媒介广告中的女性多出现在两种场所: 一是家庭,女人在做家务; 二是大型或高档娱乐场所,女性多与男??消费者在一起。一方面,现代花瓶型是媒介广告特意渲染的形象,她们吃喝玩乐、美丽动人、性感逼人、等同于商品。电视广告推崇年轻漂亮、身材苗条的女性,多出现女性角色的性感部位的特写镜头。另一方面,贤妻良母型是媒介广告不经意地强化和复制的传统性别角色定型,如“男主外女主内”等。最常见的广告模式是: 女性多出现家用产品、服装、美容药品、保健品、药品、商业服务行业的广告中;男性则多出现在机械、电子、科技广告中,以技术和专业操纵世界,以智慧和能力推动社会发展。
(三)现代媒体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女性美”。现代传媒时代,我们随处可见各种读物?广告招贴画上的穿着很少、长着美腿美臀的女郎图像;电视上充斥着减肥、美腿、丰胸广告……商业文化仅仅把女性当做审美对象,并利用和复制这种“美”吸引消费者,影响女性大众。传媒制造的“美女神话”驱使众多的女性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险象环生的身体再造之旅:隆胸、垫臀、抽脂、割眉、修下巴、拉皮、漂白等等五花八门的方式折磨身体。
三、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女大学生作为知识女性中最年轻、最富有朝气的一部分,其角色定位是令人瞩目的,然而进入21世纪,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多种文化交互并存,使当代中国女大学生价值取向从一元到多元,形成了多种文化交互并存的现象;另一方面,现代媒体的性别呈现和性别角色定型,严重冲击着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加强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势在必行。
(一)营造和谐的性别文化氛围。从一定程度上说,女大学生的自我期望普遍偏低,存在着对成功的恐惧心理。多数女生表现为不自信、依赖思想严重、主体意识不强,创新、探索精神不够,普遍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女大学生对自己在大学校园里的成功持乐观、积极的认可态度。同时,她们面对升学、就业等有碍自己前途命运的性别岐视现象,大都缺乏理性思考,面对“只要男性”、“男性优先”的招聘广告,她们很气愤,但只有无奈、认命和屈从。对此,高校德育首先应当注重营造和谐的性别文化氛围,促进女大学生实现价值观的重塑。
构建和谐的性别文化氛围,是和谐社会中女大学生发展的文化条件。积极宣传健康向上、文明优美的性别形象,大力提倡尊重女大学生、关心女大学生、保护女大学生的社会风尚,推进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的进程。提高女大学生素质,增强女大学生自主意识,是和谐社会女大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促进两性和谐、实现男女两性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必须通过主体觉悟才能最终成为自觉自愿的社会行为,需要女大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女大学生首先应该强化自我意识,提高自身素质。要自强,必须自信; 要自立,必须自主。其次重视个性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