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雅上传德育原理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育原理资料 道德教育与礼仪之间的关系? 答:在等级社会中,道德和礼仪的界线很难分清。直到近代,道德与礼仪的关系开始有所变化。洛克认为,教育应当注重4种基本品质即德行(美德)、智慧、礼仪和学问的培养。在他看来,道德和礼仪是有区别的,但他又强调: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和好感。如,当我们告诫孩子“对人有礼貌,因为对人有礼貌是尊重人的一种表示”时,礼仪训练就被道德化,成了一种真正的教育。最近,人们对于礼仪训练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法国学者孔德-斯蓬维尔认为:礼貌不是一种美德,也不能代替任何美德。美德起源于非道德的礼仪训练,这种训练使人养成诸多待人处世的行为习惯。这些行为习惯,是美德的来源,也是道德教育的基础。综上所述,礼仪本身不是美德,却被认为是一切美德之源。因此,,礼仪训练本身并不是道德教育,但他是道德教育的必要准备。学校和家庭中的礼仪训练,如果被赋予道德内容,它就是道德教育一种有效的手段或途径。 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之间的关系? 答:1、长久以来,人们把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混为一谈,在教育学生时不自觉地把心理问题道德化。还有一些人由此夸大心理咨询在德育中的作用,甚至主张用心理健康教育取代学校德育。另一方面,心理咨询滥用,导致学校在教育学生时,片面将学生品德问题心理化。有必要澄清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2、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之比较(在对象、目的、内容、方式、方法、运作机制及理论基础上,有很多不同) 项目 道德教育 学校心理咨询 对象 品德 人格 目的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帮助学生消除或缓和心理症状,促进其人格健康、协调发展 内容 私德、公德、职业道德、道德理想、原则、规则 心理卫生、学习生活、智力发展、恋爱婚姻、人际关系、职业选择、人格评定、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变态心理等 方式 个别谈话、集体座谈、大会报告等 个体咨询、集体咨询;以个体咨询为主 方法 说服、示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环境陶冶、实践锻炼等。具有公开性和群体性等特点。 宣泄、暗示、自由联想、角色互换。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特点。 运作机制 规范和评价 移情和接纳 理论基础 伦理学、道德心理学、德育理论 心理治疗理论、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从上表的比较中,可以说明心理咨询不能与道德教育等同,更不能取代学校德育。但是,心理咨询在观念、方法、内容上、对学校德育具有补偿功能;在心理咨询的辅助下,学生克服意识障碍,建立起良好的心境,或使心理疾病得到娇治,学校德育因此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总之,心理咨询本身虽不是德育,却是学校德育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 “教育”----通常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以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善意地对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施加的积极的心理影响。 “教育”的标准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知标准,另一类是道德标准。 “教育”的标准表2-1 认识标准 标准1:教育必须包含知识 标准2:教育必须包含理解力 标准3:教育必须包含认知洞见 道德标准 标准4:教育必须包含善良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 标准5:教育必须包含有价值的内容或产生有益的影响 标准6:教育必须采取合乎道德的方式或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 4、从作为教育工作的德育回到作为教育目的的德育? 答:(一)走出“德育工作说”的误区 教育目的有被全面“工作化”的趋势。这种把德育、智育、体育的划分当作学校分工依据的做法,理论上是个误区。它不断地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德育“工作化”,也把实践引入了误区。它错把德育设置成学校的一项专职工作,并配备与之加强学校德育,实际上却妨碍学校全体工作者队伍。这种分工制度,本意是为了加强学校德育,实际上却妨碍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学校德育,造成对学校德育的忽视和削弱,甚至使各级各类学校越加强德育,越难以有效地实施德育。(二)淡化德育的“工作意识” 在“德育工作”的概念框架下,非但不能解决理论和实践中的难题,反而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德育“工作化”的做法,“德育工作”的提法,需加纠正;“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的概念,应予恢复和明确。当务之急,是淡化德育的“工作意识”,强化德育的“目的意识”。 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的概念框架下,建立和完善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学校德育的机制。但是,视德育为工作的观念,在我国教育界已经根深蒂固,“德育工作”这种提法在我国已经约定俗成,要以下子改变提法,转变观念是办不到的。如果继续坚持认为德育是学校的一项工作,就应特别强调,德育是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而不是一部分人的工作和专有权利。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义务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