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耳鼻喉科在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诊治中的作用
耳鼻喉科在OSAHS诊治中的作用 南京同仁医院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南京市重点专科 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OSAHS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nea Syndrome (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 人生睡眠时间超过生命的三分之一 睡眠作为与健康相关的生理现象 其研究远远超出医学的范畴 复杂 生理性 VS 病理性 发生: 睡眠 卧位 全身、系统性疾病 起因:气道(耳鼻喉、口腔、呼吸) 睡眠生理:神经调节、生理调节 涉及:神经科、精神科、心理科、呼吸内科、心内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儿科、内分泌科、消化科、生殖医学科、老年医学科…… 睡眠疾病分类 睡不着觉 失眠: 神经调节功能紊乱,睡眠昼夜节律障碍…… 睡不好觉 睡眠相关呼吸障碍--打呼噜、憋气(气道阻塞) 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 SDB 占睡眠相关疾病的 38% 占睡眠中心就诊者的 80% 我国患者人群大约 5,000 万 睡眠呼吸障碍 (SDB) 鼾声(良性呼噜) 习惯性打鼾(每周3-4天) 上气道阻力综合征(恶性呼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轻度 中度 重度 正常呼吸道气流通路 鼾声 OSAHS特征 呼吸暂停时的气道 易患病因素—肥 胖 脂肪沉积 家族遗传倾向 上气道结构异常 正常对照 患者? 鼻腔结构异常 骨性组织结构异常 特殊颅面疾病,下/上颌骨后缩等 软组织结构异常 气道软组织肥大 诊断—成人症状 工作能力下降,学习成绩差 性格改变,激动易怒 恐惧感,失眠、多梦、恶梦 睡眠时频繁肢体抽动 夜尿增多及夜间遗尿 阳痿、性欲减退 诊断—儿童 睡眠惊醒,觉醒,梦游 夜间盗汗,遗尿 白天行为异常 晨起不易被唤醒,晨起头疼 爱瞌睡 食欲差,生长异常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多导睡眠监测(PSG) 诊 断 可以确诊OSAHS 其他病理损害 神经认知能力异常 成绩位于班里最后10%的学生18%有睡眠呼吸障碍 经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次年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 Gozal et al n=297 智力和体格, 言语发育障碍 上气道负压作用:漏斗胸 心脏改变:左、右心室肥厚 婴儿猝死综合症 (SIDS) 病理性鼻阻力增加 结构因素:鼻瓣区狭窄、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 鼻窦过度发育、鼻腔肿物...... 炎症因素:感染因素、变态反应、血管舒缩反应......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Patient’s health status, desire and preference Upper airway anatomy (hard and soft tissue) Body habitus (ht, wt, neck size) Severity of OSA(PSG, symptoms) 儿童睡眠呼吸疾病如未及时处理,可因鼻塞、鼻窦感染导致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颅面部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和相应骨性结构狭窄,或因为长期慢性鼻窦炎性分泌物的影响,引起慢性中耳或反复下呼吸道感染;青春期发育阶段,部分儿童因为腺样体增生、扁桃体肥大引起的骨性气道狭窄难以容纳迅速发育的面部肌肉组织,结构性狭窄问题更加突出,增加了成年SDB患病风险。。 Guilleminault等研究了400例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前的儿童,发现有244例已存在上颌狭窄或硬腭高拱等骨性结构异常 * 气流通过上气道时部分或完全受阻, 缓解或解除第一阻塞平面狭窄 -*- 内涵 矫正鼻腔结构异常 中隔偏曲 外侧壁变异 扩大鼻腔通气容积 恢复鼻腔对称通气 缓解上呼吸道阻塞 意义 降低鼻腔鼻窦通气阻力 缓解鼻咽腔口咽腔塌陷 改善并增加呼吸潮气量 促进机体代谢减轻体重 韩德民 中国医学文摘 2009,9 Zhang L,et al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2005,114 :399-403. Han D. ORL J Otorhinolaryngol Relat Spec.2008, 70 (2): 80-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