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言语行动和意义关系理论批判.docVIP

塞尔言语行动和意义关系理论批判.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塞尔言语行动和意义关系理论批判

塞尔言语行动和意义关系理论批判   摘要:塞尔的言语行动论对意义的说明引起一些误解,塞尔对这些误解的澄清基本是成立的,但是论据上存有谬误之处。塞尔在前期对意义的解释存在漏洞,但后期以一种新的方式对意义的解释不但是成功的,而且解决了言语行动中的那些漏洞。   关键词:塞尔;意义;言语行动;交流;表征   中图分类号:B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1?0141?05   塞尔在《言语行动,语言哲学论》中提出,对句子意义(meaning)的研究同言语行动(speech acts)的研究不是不同的研究[1](18),并认为产生这种观点的基本原因是如下两个命题:   命题1:语言的语义(semantic)结构可被视为以约定的方式实现的一系列的构成性规则,言语行动本质就是按照这些构成性规则的集合通过说出话语执行的行动[1](37)。   命题2:可表达性原则:对于任何意义X和任何说话者S,当S意味X时(打算用话语表达,希望用话语交流),存在着一个表述E使得E准确表述了X[1](20)。   基于以上两个命题,塞尔得出:   命题3:(我们)可以把执行言语行动的规则看成表达某些语言成分的规则,因为,对于任何可能的言语行动,都存在一种可能的语言成分,它的意义(给定话语的背景)充分决定说出它完全执行了那种言语行 动[1](20?21)。   但是,正是塞尔给出的这些原则,导致了人们对意义和言语行动相互关系的误解,本文从这种误解开始,考察塞尔是如何处理意义和言语行动的,并指出塞尔的工作哪些是成功的,哪些存在问题,目的是更好地理解“意义”这个古老又常新的哲学问题。   一、关于语词意义和言语行动   言语行动概念盛行以来,多人混淆了意义和言语行动。黑尔(R. M. Hare)在《道德语言》中说:“语词‘好’的主要功能是赞扬”,“好”有“赞扬的意义”,“好”有“评价的意义”,因此“好”与两类言语行动有关,即赞扬和评价。[2](127)类似地,斯特劳森(P. F. Strawson)在使用“真”时,说“我们确认、赞同、承认、同意某人说的话”。认为语词“真”如何使用的问题和“哲学的真理问题”是同一个问题[3](83?97)。   ??尔分析,人们之所以常常将意义等同言语行动,因为在讨论一个语词W时,常常认为:   (1) 语词W用于执行言语行动或者行动A。   (2) (1)说出了W的意义或者至少是部分意义。   因为(2)告诉我们,W的意义是(1),所以(2)很容易又被解释成:   (3) 如果W出现在话语S中,并且W在S中有它的字面意义,那么使用话语S,一个人做了行动A。   塞尔认为这种看法很容易反驳,因为如果说话人说出了一句含有W的话、做了行动A,这种言语行动成为了W意义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只要找出一个在说出含有W的语句时,没有做出任何言语行动,自然就反驳了这种观点[4](424)。例如,我们用“好”代替W,用“称赞”代替行动A。当我说“这是一辆好车”时,我确实是在称赞这辆车。但是,当我说“这是一辆好车吗?”时,却没有称赞任何东西。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辆好车吗”同样可以理解为“你是在称赞这辆车吗”,或者它也具有“你是在称赞这辆车吗”的话语力量,仍然没有构成对(3)的反对。但是,塞尔认为如此以来,(3)中的‘一个人做了行动A’就弱化成了‘会出现一个行动A’,(3)就变成了:   (4) 如果W出现在语句S中且具有字面意义,那么当一个人说出S时,本质上言语行动A会出现。如果S是简单的陈述句,行动A便被执行;如果S是疑问句,行动A会以其它的方式出现[4](425)。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能够找出(4)的反例。例如:   (a) 如果这是好电热毯,我们应给奈丽阿姨买一个。   (b) 我想知道它是不是一个好电热毯。   (c) 我不知道它是否是一个好电热毯。   (d) 我们希望它是一个好电热毯。   人们很自然地认为以上四句话中的‘好’都有字面意义,但是,每一句中都没有做出‘在赞扬’的言语行动。退一步讲,即使我们承认疑问句“这是一个好电热毯吗”与“你在称赞这个电热毯吗”具有相同的话语力量或作用,我们仍然不能得出上面四句话和以下四句对应的话具有相同的话语力量或作用:   (a′) 如果我称赞这个电热毯,我们应给奈丽阿姨买一个。   (b′) 我想知道我是否在称赞这个电热毯。   (c′) 我不知道我是否在称赞这个电热毯。   (d′) 我们希望我在称赞这个电热毯。   我们从假设话语“我在称赞这个电热毯”与“这是好电热毯”具有相似性出发,逐渐发现当语词的字面意义不变、改变它出现的语境时,这种相似性不复存在。条件句(a′)“如果我在称赞这个电热毯,我们应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