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中植物复层结构的应用初探1.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道路中植物复层结构的应用初探1

城市道路中植物复层结构的应用初探 城市道路绿地作为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是展示城市风貌的走廊和窗口,同时它作为城市自然环境和人工构造物的结合体,也是实现环境再造和环境心里眼睛的重要载体,伴随着我国城市道路系统的迅猛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交通运输等基本功能,提高道路使用者对自身及所处的道路环境的认识,建立环境,心理及行为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而形成人性化的城市道路绿地系统显得尤为必要。健康的城市道路环境会为道路使用者带来审美情趣和驾驶愉悦等诸多积极的影响,在当今竞争激烈,忙碌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更希望能在城市中获得一种轻松、温馨、愉悦的心理感受,城市道路绿地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对于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的研究,国内外都处于并不完善却又日益关注的状态,无论是在美国还是欧洲,在道路生态学影响、道路美学评价、道路景观设计等多个领域,都对“道路环境”做出了极大的关注。伴随着视觉环境科学日益重视的发展趋势,环境心理学对现代城市道路绿地的设计提出了很多需要解决的议题,尤其是设计领域和景观领域的强化。本文就如何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更好的利用植物复层结构做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城市道路、植物复层、 一、 城市道路绿地现状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道路绿化的效果对完善道路服务体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的居住环境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各城市道路绿化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的规划与设计 道路绿化缺少一个统一的规划,市区内的道路绿化设计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有的街道先植上草皮,后毁了草皮又栽上花,再后又栽小灌木,如此反复,既影响城市道路的绿化进程和效果,又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2) 植物景观季相不明显 从目前各城市的树种看来,道路绿化中色叶植物、观花植物的利用相对较少,色叶植物主要有栾树、银杏、法桐、苦楝、枫香,观花灌木也只有山茶、丰花月季、春鹃等几个品种;草本则只有细叶美女樱与麦冬等,植物的季相景观不明显。 (3) 植物群落结构单一 城市道路绿地中的广场绿地、街头绿地还存在着大量以草代树、随意点植灌木的现象,城市中心区的道路绿带还多以单层乔或乔加草、灌加草的绿化结构为主,复层结构的群落种植方式虽已受到重视,但还没得到广泛的运用。这样不仅植物的生态功能没有得到发挥,而且景观单调、雷同,没有特色,而且易引发病虫害。例如杭州城区大部分主干道的行道树以悬铃木为主,占了近70%。景观单调的同时,病虫害相当严重,将近70%的树受到天牛、面包虫的袭击,庆春路上两年前刚刚栽植的悬铃木也已死亡20多株。 (4) 道路绿化缺乏人性化的考虑 “以人为本”是21世纪城市建设的主旋律,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类的基本需求和行为特征,尊重人格,善解人性。道路绿化过分强调植物景观的大色块及图案美的效果,而忽视了植物景观的遮荫防晒功能以及使用者参与绿地、享用绿的功能。 (5) 忽视对空间的利用 空间资源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巨大潜力,生态效果显著。树体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应截干,以充分利用城市地上空间。现在,许多地区大量挖别处数十年的大树,甚至百年古树,斩头去肩进行移植,既不美观又缺少生态功能。一些地方热衷搞大面积草坪,其生态功能只有森林数十分之一,且耗水大,费劳力。城市应提倡种大苗,一般苗高3米左右就可以了,速生树种则可高大些。其实栽几年后,远比那些劫后余生的大树、古树的生态功能和观赏价值高多了!除特殊需要,苗木不应截干,特别是2米截干,相反是要修枝,提高枝下高,使之向空间向高处发展,有更大的树冠和叶量,发挥更大的生态功能,树下则更好地透光透气。在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设中应充分发挥乔木的优势,向空间要效益。 二、 常用的栽植形式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植首先要服从交通安全的需要,能有效地协助组织主流、人流的集散。同时也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及美化的作用。现代化城市中除必备的人行道、慢车道、快车道、立交桥。高速公路外,有时还有林荫道,滨河路、滨海路等。由这些道路的植物配植,组成了车行道分隔绿带、行道树绿带,人行道绿带等。 1、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载植   随着我国第一条沈阳到大连的高速公路通车,京津塘高速公路也随的通车,证明我国到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时代。沈大高速公路符合国际高速公路的标准,具有上、下行4条以上的车道,中间3m的分隔带虽然梢窄些,但仍然可以种植低矮的花灌木、草皮及宿根花卉。一般较宽的分隔带可种植自然式的树址。路肩外侧及高速公路两旁则视环境进行专门的植物配植。   英国高速公路的线路常先由园林设计师来选定。忌讳长距离笔直的线路,以免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