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政治史研究述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政治史研究综述 中国现代史的分期问题虽然仍有争论,但以1919年五四运动和1945年新中国成立作为分界点的说法依然较为主流,本文拟采1919年进行划分,重点将学界有关1919年-1945年内包含的现代政治史研究内容进行划类综述,分别总结为研究史料的挖掘和出版、专题性成果、研究问题与展望三部分,以供窥探现代政治史研究的整体脉络。 首先,现代政治史的研究相比较近代政治史研究而言,无论是在研究广度上还是在研究深度上都得到了质的提高,但在建国前,现代政治史的研究还未成体系,所以依然是当代人写当代事,注重自己的政治情感表达。例如1919年后,随着各种新思潮的进入,让评论时政,自由发表言论成为一种热潮,集中探讨的是新思想新方法如何附着于本国政治上,注重探讨政治体制的外国套用,故而能够让一些新政府想法得以流传。而之后在国民革命时期,军阀混战成为时代主题,人们对于历史研究更多采用以史为鉴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情感,救国救民的主题始终贯穿,研究内容也主要在军阀政治和国民政府的自身组织上,并无太多突破。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主题为民主救国,一是反抗外来侵略,二是防止内战,三是中共与国民党双方的政治逐鹿,这一时期的研究内容可以明显的划分为三个阵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资产阶级史观、探求第三条道路的新史观,三方力量都通过自己对于政治史的研究来获得理论支撑,相关研究较多而且政治感明显。可见在建国前中国现代政治史的研究总体上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现代政治史研究体系的缺乏让初期的研究更多偏向时事政治,研究文章也较多富有感情色彩且杂乱不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研究论文相对较少,与我们现在的学术研究还不能完全挂钩,但不乏真知灼见以及治史大家。特别是革命史的研究以及民主政治的研究观点层出不穷,为建国后的现代史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建国后,随着近现代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现代史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但这一时期的政治史研究的主流思想较为明显,政治研究的观点也比较单一,更多的还是为政治服务,通过对于五四运动之后的重要事件探析来依附当时的政治观点,不可忽略的是这段时间对于共产党政治体制研究获得了较大发展,将中共引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政治因素做了较为透彻的分析,同时对于民主政治体制的方式研究也得到了较多的重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史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形式单一为主要表现形式。直到改革开放后,学术氛围的回暖、现代史学科的完善与发展、中外史学研究的不断交流,中国现代政治史的研究出现了较为可喜的态势,政治研究除了原有上层政治体制、民主方式、政治人物、各派别政治理论的研究之外,开始深入到基层政治建设的研究、中外政治体制的比较研究、政治理论的对比研究、细化到组织部门的研究等各个方面、研究方式也颇有创新,各项成果直接推动了现代史学科体系的完善以及当代政治研究角度的不断革新。以上是五四运动之后现代史研究的大致脉络,下面笔者进行分类概括,以供研究。 研究史料的挖掘和出版 史料的分类较为复杂,档案、报刊、书札、信件、照片、回忆录、文集等都是可供历史研究的重要工具,相比较近代史而言,现代史的研究史料更为复杂众多,现掇取要著如下1、《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 这套资料的内容,全部选自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各院、会、部的档案文件,其中不少是有价值的档案史料,这使它成为目前国内研究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以及民国史规模最大、内容也最丰富的一套资料。2、《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各辑分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教、群众运动等若干册,陆续出版。这套资料篇幅巨大,涉及面广,包含的史料极为丰富。3、《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丛刊》。第二历史档案馆陆续出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丛刊》。这个丛刊主要是编辑出版一些专题性的档案资料。已出版的有《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中国无政府主义和中国社会党》、《直皖战争》等,还计划编辑出版一些人物档案资料。4、《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另外,台湾地区的档案机构还保存了不少人物档案。它包括公私文件、回忆录、书信、日记、手稿等。根据这些档案出版了不少人物资料。譬如“国史馆”就所藏胡汉民自传手稿、诗文及墨宝等,编成《胡汉民先生遗稿》;根据所藏张继(溥泉)照片、墨迹及有关悼念文字,汇集成册,编为《张溥泉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册》。“党史会”根据所藏的档案,对孙中山先生的全集、全书进行了考订、重编,出版了《国父全集》3册,240万字,其中所有文件都与原始材料校对过。后来又出版《国父全集校订本》6册,文字较前者又增加了l/2,是目前台湾地区收编文件最多的一部孙中山全集。此外,“党史会”还出版了《吴稚晖先生全集》、《胡汉民先生文墨》、《戴季陶先生文存》、《李石曾先生文集》、《林公子超遗集》、《王宠惠先生文集》、《于右任先生文集》等。这些人物档案资料的出版,为研究历史人物的政治观点、思想发展和社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