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动社交产品交锋与创新
移动社交产品交锋与创新
2011 年,阿里巴巴推出了“来往”这一社交产品,并于2012 年7 月在iOS 客户端正式上线。这是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首次在社交网络领域的精心布局。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网易等互联网巨头之间围绕移动通讯社交的扩军备战已经开始。其中,腾讯凭借微信抢占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先机,并于2013年8 月20 日正式宣布推出微信支付,发展势头迅猛;易信上线第一天注册用户数就突破了100万,网易股价创历史新高……各类移动终端入口已成为各大网络运营商的新战场。
微信称霸移动即时通讯领域
在社交产品的网络交锋中,谁能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最终还是要靠用户体验说话。腾讯就是从用户体验出发,通过优良的用户渠道、微信产品本身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系统清晰的产品营销战略,最终发挥微信的用户优势,迅速占据移动IM的霸主地位。
首先,微信胜在品质差异化。微信的产品功能在用户眼中是“易用、好用”。其“易用、好用”性不仅体现在移动IM软件所具有的最基础的功能,即文字信息及语音信息的廉价传输,更体现在其突出的注册方式和交友的便利性、信息收发功能的多样性及稳定性、不断完善的软件附加功能和美感舒适的排版布局方式等等,以此吸引、发展用户。当用户逐渐熟悉和了解微信的性能,在使用上形成习惯和固定的圈子,用户网络规模就越来越大,微信的交流价值和产品价值也越来越大,用户就逐渐被锁定在该产品上。
其次,微信胜在定位差异化。具有私密性的移动“轻社交”通讯工具——微信的这一产品定位是准确的。微信利用其海量用户的平台优势,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添加大量同学、同事、朋友等熟人的需求,为其赢得了先入为主的差异优势。
再次,微信胜在功能差异化。腾讯不断整合包括腾讯产品在内的各类成熟业务,将摇一摇、朋友圈、腾讯微博分别内置到微信软件中,方便用户进行信息分享;更逐步推出公众账号、QQ邮箱、二维码,以及财付通等业务,使具有多种需求的用户登录微信就够了,不需要在不同应用重复登录。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8月份腾讯发布的微信5.0版本逐渐整合了腾讯的街景、电商、阅读、游戏、视频、音乐、翻译等服务,使原本定位为移动IM的微信业务已经成为融合应用下载、添加好友、内容分享、LBS位置服务甚至O2O电子购物等功能的应用平台。比如,微信5.0版本引入的微信支付、表情商店、游戏中心功能,把原来只能扫二维码的“扫一扫”功能拓展到了条码、图书、街景、翻译等领域,其中条码扫描可以扫描商品,并进行线上比价和购买。基于此,微信支付推广的速度越来越快,当当网、易迅、唯品会、蘑菇街等等都已接入微信支付,用户只需在结账时选择“微信支付”,并用手机扫描结账时这些网站系统生成的二维码,用微信扫码进行支付即可;在线下,腾讯还通过设立微购物项目将微信支付铺设到了零售商场中,探索打造O2O闭环交易体系。
除此以外,微信还开通了第三方API,通过第三方开发者添加更多第三方应用(App),如美丽说、唱吧、豆果美食、POCO美食等,减少了用户的移动成本,满足了用户多方位需求,而其目前在国内近五亿的庞大用户基数必将给这些服务带去可观的流量和网络效应,实现正反馈的网络外部性,进而刺激更多的潜在用户使用该产品,如此良性循环,微信势必成为移动网络市场的主导和标准,形成“赢家通吃”局面。
最后,微信胜在品牌差异化。品牌的差别来源于消费者关于该品牌知识和偏好的差别。微信是目前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旗下的子品牌,腾讯品牌的市场号召力和庞大的QQ用户基数在新产品的推出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所以,腾讯第一时间向市场推广移动即时通讯产品便迅速获得了用户的认知和认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跨越产品临界点,率先获得市场正反馈机制带来的收益。在微信产品步入成长期后,腾讯更是加大了微信的宣传力度,在报纸、电视、地铁、公交、餐饮业、互联网等位置投放广告进行大力推广,逐渐形成市场圈定效果,无形中增加了竞争对手的进入成本,而其他移动IM则对此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微信一直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在赢得用户口碑之时也为品牌赢得了美誉。微信从2011年至今给用户提供的一直是纯净度非常高的信息界面,虽然微信与企业和机构的合作服务空间在不断扩张,但其对用户社交体验的影响则被降到最低。
从目前来看,相比其他移动IM软件,微信在移动IM定位和发挥移动IM用户优势这两大关键性问题上处理得较为得当,所以能够迅速称霸移动即时通讯社交领域也就成为理所当然。
移动IM进入垂直细分时代
在PC互联网发展的不同时期,浏览器、门户、搜索引擎等单一入口先后占据绝对优势,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一种入口拥有绝对的优势,而是一种多入口的状态。在这一状况下,互联网大佬们的最佳抉择是多入口布局,产品之间相互支持,进行交叉营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由歌剧式清唱剧《俄狄浦斯王》引发思考.doc
- 由时下广告中少女形象再现引发思考.doc
- 由日本动漫进行文化反思.doc
- 由矢岛功时装画所想到.doc
- 由虐童案引发对教师职业思考.doc
- 由高校版画艺术教育现状谈版画普及.doc
- 甲骨文“动”与“静”交响曲.doc
- 电力企业供电所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探索.doc
- 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完善措施探析.doc
- 电力企业党务信息公开系统创新与应用.doc
- 2025年资生堂美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物流金融服务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市场风险预警模型研究报告.docx
- 生态补偿机制2025年对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安全隔离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策略创新报告.docx
- 光伏储能电站热管理优化策略与案例分析报告2025.docx
- 2025年农产品品牌建设资金申请项目申报流程解析.docx
- 2025年在线编程教育平台师资培训与发展报告.docx
- 医美器械行业未来五年:2025年市场增长点与产品创新方向报告.docx
- 2025年乡村数字经济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创新案例分析报告.docx
- 会客厅室内设计要点.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