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令人唏嘘中国式饭局
令人唏嘘中国式饭局
探究餐桌浪费产生的缘由,有历史的、现实的、主动的、被动的等等原因,颇为复杂……
据媒体报道,今年春节全国各地的很多高档酒店的昂贵筵席预定量大幅减少,同时“光盘行动”、拒绝剩饭等行为蔚然成风。一方面这和当前政府倡导的抵制餐桌浪费和过度消费关系密切;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朴素节俭、厉行节约等观念的深入人心。
但即使是在目前的社会风气下,观察每个饭店、酒楼的垃圾桶,也仍然可以看到大量因未吃完而被倒掉的食物。探究餐桌浪费产生的缘由,有历史的、现实的、主动的、被动的等各种原因,颇为复杂……
吃的是“面子”和“人情”
很多人都明白,在中国,有时候吃喝绝对不只是满足口腹之欲,不管是豪华还是简朴的一顿饭,背后都可能隐含着“文化”,这种文化的深刻体现便是“中国式饭局”。
中国式饭局的真正意义不在于“饭”而在于“局”,这个局将饮食与政治、商洽、人文因素等纠结在一起。这个局里不仅展现出吃饭讲究的左右尊卑等外在礼仪,更包含诸多的隐形意味上,比如说跟谁吃、吃什么和怎么吃。好比说官员间宴请吃饭,除了满足口腹之欲,更重要的是以宴请作为交际方式:如下级讨好上级、官员之间相互认识、广结人脉等等,因此,在很多人心中,高档而排场的吃喝,才能体现请客者的重视程度和有差别的官员等级。
“面子”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语汇之一。文化大家林语堂认为,“面子触及到了中国人社会心理最微妙奇异之点,是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最细腻的标准”。面子文化延伸到餐桌,浪费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为解决某些问题而请客,请客者认为,菜肴一定要高档、丰盛,多多益善。否则,会显得自己小气,被客人看不起,丢面子,要办的事情恐怕就会“黄”了。
与“面子”堪称孪生兄弟的另一个词语是“人情”。依照人情法则,资源支配者接受了别人的宴请或礼物,欠了对方人情,便有回报的义务。在宴会方面,愈丰盛、档次越高、排场越大,欠下的人情也愈多。当对方开口要求帮忙时,资源支配者便难以回绝,所托之事办成的希望就大了。
吃好喝好还得“剩”好
公款吃喝的陋习行之有年,点一大桌菜,让客人吃菜吃到撑,喝酒喝到昏,主人才有面子,反正“公家出钱我出胃,吃喝为了本单位”。还有人说,国人好客,摆宴必盛,盛而则“剩”,只有吃剩了、浪费些,才显得隆重、礼貌。一些官员尤其好“剩”,吃好喝好还得“剩”好。
2011年,在已公布的86个中央部门中,公务接待费年预算超千万的部门达20个。在中央大刹吃喝风中,人们发现,中高档酒店的包间是浪费的重灾区,因为高档酒店包间进行的多是公务、商务宴请。某记者拉着一家酒楼的厨师一起去查看餐桌浪费。只见一个公务宴请的包房里,客人走后,有四五个菜品基本没怎么动。其中一道菜叫全家福,价值688元,里面的食材主要有鲍鱼、鱿鱼、大虾等,但就是这样一个高档次的大菜,客人却吃了不到一半。这个公务宴请的就餐标准是15人4000元,人均消费270元左右。
在另一个包房,也是公务宴请,菜品浪费更为严重,三四道大菜客人吃了都不到一半,最后服务员只能将他们作为厨余垃圾倒掉。
一掷千金的商务宴请
当有记者问起一餐的消费时,某大酒店的一位服务员心算了一会儿,“光他们这顿饭顶我一年半工资了”。这位服务员口中的“他们”是指一位温州商人和他宴请的客人。这些客人花费4.7万元点了一桌菜肴,其中一条活鱼价值4.2万元。 服务员说:“这条‘大鱼’是从温州市的沿海捕捞的野生黄花鱼,捕捞后直接从温州空运过来,加上运费和加工费,共4.2万元。其余的菜肴点了5000多元。”这个客人是来投资的温州商人,在我们酒店举办重要客户答谢会,酒店在包厢内有提醒客人节俭的提示牌,但对商务宴请的客人基本无效,他们更在乎的是面子,不是钱。”
“大鱼只吃掉一半左右,剩下的菜基本没怎么动,也不打包带走,我们全倒掉了。等到结账时,看到账单有4.7万元,我们好几个服务员都特别惊讶,但客人眼睛都没眨,直接就买单了”。
对这种情况,另一家湘菜酒楼的工作人员也深有感触,“商务宴请的食物浪费比较严重”。据这名工作人员介绍,酒店一般家庭聚会食物的浪费率平均约为30%,单位聚会和婚丧嫁娶的宴席食物浪费率则平均达50%,而商务宴请的食物浪费率经常超过70%。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商业活动应酬频繁,谈生意、签合同,哪个少得了大摆筵席?例如在商务宴请或招待政府官员时,主人都有意识地多要几个菜以期给客人“留下好印象”,便于日后合作。这些请客者在自己日常的消费中则可能是比较节俭的。以致有人感叹,“生意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吃的不好,哪来的生意?不忍心也得浪费。”
“年年有余”等讨吉心理作祟
“年年有余”是我国传统的吉庆文化理念,对餐桌文化也有深刻影响。一些地方的婚宴和节假日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