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唐越国公汪华历史功绩及其精神遗产
大唐越国公汪华历史功绩及其精神遗产
越国公汪华,字国辅,一字英发,又名世华。生于陈至德四年(公元586年)正月十八日,殁于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三月三日,古歙州登源里人(今绩溪县大庙汪村),史称吴王、越国公、汪王、汪公大帝。
(一)
越国公汪华出生于贵胄和官宦世家。其先祖为西周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西周政权的主要缔造者周公姬旦;其始祖为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一位国君鲁成公次子姬汪,又名满,封上大夫、颖川侯,史称汪侯;其江南始祖为汉末龙骧将军汪文和,于建安二年率军渡江南下,孙策表授会稽令,封淮安侯;其徽州始祖为汪道献,晋元帝时期任黟县令、晋惠帝时期任歙州令;其高祖为汪叔举,南朝时期任齐军司马;其曾祖为汪泰,后梁时期任伐魏将军;其祖父为汪勋明,南齐陈武帝时期任会稽令,历仕两朝,封戴国公;其父为汪僧滢,陈文帝时期任海宁令,后任稷州长史,袭封戴国公。
越国公汪华在少年时代因朝代更迭和时代变迁,加之父母早亡,家道中落,沦为孤儿,无奈寄居在歙县郑村舅父家。相传汪华幼小就受到严格的家教,有王者之气。九岁为舅父放牛时,站在一块巨石上指挥一群小伙伴列队布阵,俨若一名将帅。为了犒劳这群小伙伴,他将舅父家一头牛宰杀烧烤分而食之,并将牛尾埋在山这边,牛头埋在山那边。当舅父问起这头牛时,他指着牛尾说钻进山里了,不信你去看。舅父无奈地摇头,再也没有追问。十五岁长得广颡方颐,庞眉准隆,美髭髯,身长九尺,乡里人非常惊异,认为今后必成大器。十七岁拜南山和尚罗玄为师,学习武功,诵读经史;后又跟随从父、隋朝大将汪宝欢学习兵法,修炼武功,文韬出众,武略高强。学成回来后以勇仁闻名乡里,并广泛结交当地豪杰和外地英雄好汉,行侠仗义,为乡里人打报不平。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婺源山寇四起,社会动荡不安,郡兵平寇屡战屡败。受新安郡刺史招募,汪华带领郡兵和结交的英雄好汉一举平定了山寇,立下大功,被授予裨将。从此,汪华走上了一条与隋唐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大繁荣的轰轰烈烈的经世治国之路。
(二)
隋朝???年,朝纲不振,诸侯割据,战乱四起,群雄纷纷起义称王、称帝,如太原李渊、洛阳王世充、瓦岗军李密、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等等。江南也危机四伏,战乱不断。他深忧民生,为保境安民并为众所推,毅然率军起义,带甲十万,先后攻占了歙州、宣州、杭州、睦州、婺州、饶州等江南六州,建立吴国,建号吴王。在全国战乱不休、百姓生灵涂炭的情况下,江南六州黎民百姓“十多年不见兵革”,“富庶一方”,“远近莫不羡慕”。他统治江南六州二十多年,为政宽宏,并采取了安抚、怀柔和融合的政策,促进了古山越族与中原南迁世家大族的融合与和谐,政清人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在唐初全国行将统一的时代,他以天下为己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主动放弃王位,于武德四年九月遣史上表朝廷归唐称臣,使长江两岸人民免于一场战争灾难,使国家免于一次民族分裂,以身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唐高祖李渊赞其义举,授予方牧、上柱国、越国公,爵位从一品;诏任歙州刺史,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饶六州诸军事,食邑三千户,为一方封疆大吏,位列王公贵族高位。在大唐贞观之治的时代,他于贞观二年奉诏进京,任左卫白渠府统军,参掌宫廷禁军;贞观十七年晋升为忠武大将军,任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为大唐王朝的宫廷警卫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辽东的四年多里,他诏任九宫留守、辅朝政,官至从一品,其在世的四位夫人赐五花冠、诰一品服。他更是忠心勤政,殚精竭虑,事必躬亲,直至病逝于任上,为大唐贞观之治做出了重大贡献。唐太宗回朝嘉其“忠勤”,在其病重期间派太医治疗并赐药,病逝后赐金银绸缎、东园秘器,并委派丞相褚遂良等文武大臣代为祭奠,谥号“忠烈王”。1400多年来,徽州暨江南六州的黎民百姓爱戴他,怀念他,崇拜他,祭祀不断,香火不熄;唐以来历朝皇帝肯定他,褒扬他,先后有9位皇帝15次下诏加封他,16次下令保护他的墓祠和王庙。历代达官显贵、文人雅士敬仰他,参拜他,题词、写诗颂扬他,其中有:唐玄宗、宋徽宗、宋宁宗等三位皇帝,赵普、周歆、苏辙、汪伯彦、赵汝愚、文天祥等七位丞相,李纲、崔鹦、汪藻、罗汝楫、范成大、朱熹、陆梦龙、护都答儿、汪泽民、辽肃王、程敏政、胡富、汪志伊、许承尧等几十位大臣,和刘光、汪襄、罗愿、戴复古、李遇、方回、汪宗臣、何坦、许楫、千秋鉴、姜丹书、赵玉森等一百多位州官、县令和文人雅士。综上所述,越国公汪华是中国隋唐时期一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伟人,是古徽州一位传奇而又传神的历史伟人,是古徽州的开拓者、奠基者,是古徽州第一伟人。
越国公汪华的历史功绩是:保境安民,六州太平。他“乱世据六州”,“半壁东南资保障”,“四方骚乱六州安”;“天下鼎沸,六州太平”;他“保据勋高,大启尔宇”,创造了隋末唐初江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