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注释体例说明.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研究注释体例说明

《美国研究》注释体例说明 一、注释的目的 1、标明作者在文章中所直接或间接引用的任何其他人的语句出处。 2、标明文章中不常见的史实或事实的出处。如系众所周知的事实则不必作注。 3、标明文章中借用他人的理论、论断、思想、观点或意见的出处。不标明出处或来 源便借用、甚或大段录用上述内容,不仅违反学术道德,而且可能触犯《著作权法》。 上述三类注释如系转引自第二手材料,出处应注明为转引的第二手材料,而不能根 据第二手材料中的注释,将出处注为原材料(第一手材料),除非作者亲自查阅并核对了 原材料。 4、对文章中的某些观点进行资料性的补充说明,这种补充如写入正文,可能打断正 文中行文的流畅,使文章脉络不清。 5、对文章中的某些观点、不常见的专用名词、术语做必要的解释,这种解释如写入 正文,可能打断正文中行文的流畅,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难。 二、注释的类型 论文注释一般分为页末注(脚注)和篇末注两种。本刊为方便阅读,从1998年第2 期起采用页末注形式。 三、注释的格式 (一)中文注释: 1、当文章引用或借用的资料所在的著作第一次出现于注释中时,须将该书作者姓 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一并注出。 (1)引用专著例: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2- 74页。 说明:(a)作者姓名后面用冒号;著作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出版地后 用间隔号(中圆点);出版社名称后加逗号;出版年代后加“版”字,再加逗号;页码后用句 号。(b)著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分隔,如:xxx、xxx;如系二人以上,可写 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如:xxx等。(c)著作名如有副标题,则在 书名号内以破折号将标题与副标题隔开。如: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 斯福到里根》,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d)著作如系多卷本,须 在书名号后面直接写出引用资料所在的卷数,再加句号。如:徐民:《抗美援朝的历史回 顾》上卷,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e)出版地应包括省、自治区及其 下属的市名,直辖市只注市名,如:吉林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 司。如出版社名称本身已含其中某一级地名,则可不必在出版地中重复注出,如: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不必注为江苏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不必注为北京 ·北京出版社。 (2)引用译著例: 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杨国标、张儒林译,黄席群校),北京·商 ·2· 美国研究 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说明:(a)作者姓名中除姓 (familyname)外,名与中间名 (firstname和 middle name)均可用缩写形式表示,如缩写,须用英文缩写符号 (下圆点);如将姓名全部译出, 则须在姓名之间加中文间隔符号(中圆点)。(b)书名号后或多卷本著作卷次、册次后直 接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中文译、校者姓名。 (3)引用编著例: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 页。 韩铁等:《战后美国史,1945—1986》(刘绪贻、杨生茂主编),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第56页。 说明:(a)第一例适用于仅有编者的著作。在编者姓名后,根据该书提供的信息加 入“编”或“主编”,再加冒号;其余部分与著作类注释格式同。(b)第二例适用于既有编 者,又有著者的著作。这类注释与著作类注释基本相同,但须在书名号后加圆括号,括 号内注明编者姓名,再在括号后加句号。 (4)引用文集或期刊、杂志内文章例: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21页。 弗·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载《新历史主义与文学 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吴展:《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载《美国研究》1994年第3期,第43页。 说明:(a)先注作者名和篇名,篇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再注出文集或 期刊名,文集或期刊名亦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前加“载”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