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3轮起义中刘氏双杰.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13轮起义中刘氏双杰

香港13轮起义中刘氏双杰   从1950年1月15日香港13轮起义至今,已整整64周年了。当年,刘维英船长与其弟刘维杰三副,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13轮起义运动,并做出重要贡献。   临危受命曼谷行 瞒天过海弃密令   1949年11月的一天,台北招商局香港分局经理汤传篪,望着2 700吨的“邓铿”轮,愁眉不展。该轮装满了去泰国的货物,按照合同,必须于这两天开出。“邓铿”轮,是以民主革命烈士邓铿命名的。船长罗秉球在香港,得知“海辽”轮在方枕流船长领导下,举行了海上起义。他效仿方船长,在船上半公开地策划起义,不慎走漏了消息。偏偏这时,台北招商局下了命令,叫他装货去泰国曼谷。他担心往返途中遭到国民党军舰的拦劫去台湾,性命难保,便请假离船。汤传篪找了几位船长,他们担心被卷入政治漩涡,都不肯去。汤传篪无可奈何地来到了高级职员宿舍,找“中106”轮船长刘维英帮忙。   刘维英,高高的个子。1949年5月,他与王宝英小姐在上海锦江饭店喜结良缘,由航海界泰斗黄慕宗证婚。新婚不久的刘船长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深知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航程。他对汤传篪表示,决心把“邓铿”轮开回香港参加起义,特地把爱妻留在香港。   刘维英是个十分豪爽的船长,但非常细心,由于临时上“邓铿”轮,对船员不熟悉,为提防有人强制自己把船开到台湾去,首先严格控制电台,尽可能不让台北招商局掌握“邓铿”轮的船位动态。刘维英对电报主任袁炳昌讲,电台的事由年轻的电报员林汝健负责收收报,你就不要管了。林汝健年轻瘦小,陪着刘船长到电报间,把发报机的保险丝取下,由船长保管。这样,要发报由刘船长决定。“邓铿”轮开出香港三天后,香港分局才发报告知台北招商局,“邓铿”轮将于明天开出,存心让台北无法掌握“邓铿”轮动态。   刘维英生于1915年,为崇明县城南人。从崇明中学初中毕业,他考入设在舟山县城里的浙江水产学校,该校由著名学者蔡元培先生创办。1936年毕业后,他在民营船上工作;1947年,他经船务经理黄慕宗引荐,进招商局工作。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刘维英为了躲避国民党兵差,1949年9月在同乡大副王期昌、三副陆??超等人支持下,找了一个借口,把船从广州开进了香港。陆俊超等骨干分子采取拖延战术,反复对抗折腾,5次抗拒台北招商局的开船命令,等待起义。   “邓铿”轮到泰国曼谷港,卸完货于返航。在离开曼谷港前,刘船长特地上岸向香港分局发了电报。“邓铿”轮进入南海后的一天,林汝健收到了台北招商局发来的密电,命令刘维英直接把船开往高雄港,并许诺船到台湾即获高额奖励,今后不再运兵而跑远洋等好处。刘维英对林汝健说:“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千万不要讲出去!”他把密电放进内衣口袋。   刘维英得到大副夏文丞的支持,每天用假船位报告台北招商局。第七天清晨,当船驶近香港时,突然发现海面上横着两艘军舰的黑影,大吃一惊,难道是台湾看出了破绽而派来拦截的军舰?他硬着头皮慢车向前,渐渐地看清了两舰的标志,啊,原来这是两艘英国军舰,一场虚惊。在林汝健的有力配合下,刘维英将“邓铿”轮开进入香港油麻地抛锚,随着隆隆的下锚声,他完成了一个终身难忘的航次。   大副急中生智 “邓铿”轮反劫船   上海解放后,上海招商局总经理胡时渊、副总经理黄慕宗,在军管会指示下,写来两封密信给汤传篪与驻埠船长陈天骏,组织“吉普行动”,策划起义。   1949年12月29日,在香港中环思豪酒家楼上,气氛紧张神秘。汤传篪与陈天骏在此召集滞港船长聚会。陈天俊说:“我们大家已知道方枕流船长驾‘海辽’轮起义,到了解放区。我们大家要把留港的船保护好,时机一到,把船开回祖国大陆,但现在还不能公开起义,一方面为了防止敌人破坏船;另外,还要争取更多的船!”他取出准备好的一张纸,请大家签名,首先签名的是资深船长、“海厦”轮王俊山,然后是“蔡锷”轮左文渊、“教仁”轮罗秉球、“鸿章”轮蔡良、“民302”轮谷源松、“民312”轮张事规、“邓铿”轮和“中106”轮刘维英、“海汉”轮朱颂才、“登禹”轮沈达才、“林森”轮杨惟诚等。有两位船长因亲人在台湾未签名,但表示坚决拥护起义。   1950年1月5日,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周恩来总理发布命令:“驻在香港的原属国民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一切国家财产档案,听候接收。”港九工会同志到“邓铿”等各轮上宣告周总理命令。   1950年1月15日,香港招商分局、“海厦”轮、“教仁”轮、“ 鸿章”轮、“蔡锷”轮、“邓铿”轮、“海康”轮、“成功”轮、“登禹”轮、“林森”轮、“海汉”轮、“中106”、“中302”、“民312”等13轮在香港起义,宣布脱离台北招商局,投向新中国。分局及船舶升上了14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众轮汽笛齐鸣,轰动全香港。这是当年世界十大新闻之一。   这次起义的员工、船员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