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纯音听力检查新
第二节 气导与骨导听阈测试程序 一、测验的注意事项 1.测验前先向受测者解释一下测验的目的、过程,及受测者该在何时有何种反应。 2.如果时间充裕,应让受测者有熟悉刺激音的机会。对受测者的解释和说明可为口头或文字说明,需视情况而定。 3.在检查过程中,不可以让受测者观察到检查者,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脸部表情、手的动作等,都是给受测者暗示的线索,都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 二、受测者反应的方式 举手、伸出手指、按反应按扭,及口语反应等,依个别性而决定用何种反应方式。 三、受测者的错误反应 假正向反应 : 假负向反应 : 假正向反应:在不给声时病人作出反应 假负向反应:由于病人不懂或忘了该怎样配合,从而在听到声音时不作出反应。 是。 什么原因?如何避免? (一)气导测验前的准备 (5-10分钟) 首先是简短的听力史问答,包括: 1.是否以前有做过听力检查?有没有重听?多久了?是那一耳? 2.?平时惯用那一耳,例如用那边耳朵听电话? 3.有没有耳鸣、头晕等症状?如有耳鸣,耳鸣音是否可以说明之,是高频音还是低频音? 4.?是否有那些声音令自己受不了? 5.?如有重听,在何种情况之下是最困难听的情况? 其次是检查外耳道有没有堵塞的情形。同时可检查是否有外耳道闭塞的现象或倾向。 然后就可以向受测者说明检查的目的、程序、方法,及受测者该有的反应模式。 (二)测验程序 红右蓝左,或是先测右耳,再测左耳(主观的)。当两耳听力相差悬殊时,必须要先测好耳,再测坏耳时有现成资料决定是否需要遮蔽,使用多少音量遮蔽好耳。 测验的次序(主观的)一般是:1K、2K、4K、8K赫兹,然后再回测一次1K赫兹,再接下来为500及250赫兹。 刺激音(间歇性纯音或是持续性纯音)。常用间歇性纯音,因为它较容易受测者集中精神,间歇音呈现的时间,最好是2秒钟,刺激音之间的间歇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秒钟,且每次间歇时间不要是相同的,否则容易造成单调乏味而有催眠作用。 纯音气导听觉阈值测定的程序 (五)影响气导检查结果的因素 1.受测者的生理状况,做检查的动机及意愿、对检查的熟悉度等。 2.室内环境噪音是否超标。 3.仪器的定期校正 4.检查的方式,受测者对解释说明的真正了解 贝克西听力检查的结果,可得到的信息有 1.受测者的气导听觉阈值,可用波峰及波谷间的距离来表示,或者用波峰、波谷的平均值。 2.受测者的可听音阈,指受测者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 3.可用做诊断性资料使用,这是运用连续音及断续音的阈值的比较,而将结果分成五类,每一类有其特殊的意义. 分类与意义 第Ⅰ类: 是表示听力正常者或有传导性重听。记录的轨迹的振幅自始至终都保持在大约10分贝之内的大小。 第Ⅱ类: 是属于内耳病变的图形。连续音及断续音曲线重叠在一起,直至1K赫兹处,然后两条曲线就分开了,但呈平行状,两者之间保持大约20分贝的距离。 第Ⅲ类: 是属于耳蜗后病变者的图形。其病灶位置和耳蜗常是较靠近的,断续音曲线一直保持在受测者听觉阈值附近,但连续音曲线由测验一开始即快速往下掉,且一直掉到检查表的底限。 第Ⅳ类: 这也是耳蜗后病变者的图形,这和第Ⅱ类型图和相似。但此类图的两条曲线几乎由一开始即平行式的分离着,在500赫兹之前就会分开了,而且两条曲线之间一直保持25分贝的衡定距离。 第Ⅴ类: 这是属于功能性失听者的类型图。连续音的听觉阈值比断续音的听觉阈值好,也就是连续音曲线在断续音曲线之上。 第三节 遮蔽 一、基本概念及名词解释 : 遮蔽音或遮蔽噪音: 被遮蔽耳: 遮蔽音量: 有效遮蔽: 过度遮蔽: 遮蔽不足: 中央遮蔽: 周边遮蔽: 关键频率带: 二遮蔽音的种类 复杂音 : 白噪音: 临界宽度: 窄带白音: 三、遮蔽的机理 1.气导听力检查遮蔽判断公式 (1)当受测耳(test ear,TE)的气导(air conduction,AC)听觉阈值和非受测耳(non-test ear,NTE)的气导听觉阈值(air conduction threshold,ACθ)之差大于气导的两耳跨传音量递减值(IA-40分贝),则需要做遮蔽。 公式1:TE ACθ- NTE ACθ≥ACIA(40分贝) (2)在得到两耳的原始气导阈值后,测骨导(bone conduction,BC)阈值时,若受测耳的气导听觉阈值和非受测耳的骨导听觉阈值之差大于气导的两耳跨传音量递减值时,则需要用遮蔽过程以求得真正的气导听觉阈值。 公式2: TE ACθ- NTE BCθ≥ACIA(40分贝) 2.骨导听力检查遮蔽判断公式 当受测耳的气导听觉阈值和骨导的原始听觉阈值之差大于10分贝时,则需要使用遮蔽程序以求得真正的骨导听觉阈值。 公式3: TE ACθ- TE BC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