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讲犯罪心理结构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犯罪心理结构理论

第二讲 犯罪心理结构理论 一、犯罪心理结构理论概述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要素 三、犯罪心理结构的表现模式 四、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 五、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一、犯罪心理结构理论概述 (一)结构与心理结构 1、结构:指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组织形式,也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联系方式。 2、心理结构:即人的精神结构,指人的内部精神世界诸要素的组织形式。 (二)犯罪心理结构 1、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 犯罪心理结构是指支持犯罪者实施犯罪行为的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 2、犯罪心理结构的特性 (1)畸异性:组成因素发生了畸变或异常的状态。 (2)共生性:犯罪心理结构与人的正常心理结构处于共生状态。 (3)隐蔽性:指犯罪者的犯罪心理结构在一般情况下处于隐蔽状态。 (4)驱动性:指犯罪心理结构是驱使个体发生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力源泉。 (5)整体性:指犯罪心理结构的各个组成要素相互制约、联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6)客观性:指犯罪心理结构在一定外因刺激下会外化为客观可察的犯罪行为。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要素 (一)认知结构要素:阴暗的世界观、病变的人生观、扭曲的道德观、淡薄的法纪观 (二)动力结构要素:强烈的畸变需要、高激发动能的犯罪动机、不良兴趣 (三)自我调节结构要素:不成熟的或歪曲的自我认识、低层次的或病态的自我体验、失效的或反向的自我调控 (四)个性心理特征要素:特定的气质、消极的性格特征、犯罪能力、不良的行为习惯 (五)潜意识要素:被压抑或潜藏在人的精神世界深处的本能、欲望、冲动和经验 三、犯罪心理结构的表现模式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一般模式 1、故意犯罪心理结构 2、稳固的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 3、需要型犯罪心理结构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特殊模式 1、过失犯罪心理结构 2、不稳固不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 3、宣泄型犯罪心理结构 四、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 (一)潜伏阶段(潜隐形态) 个体的犯罪心理结构尚未形成,正在进行量的积累,在混沌中酝酿萌芽的阶段。 (二)显现阶段(恶变形态) 个体的犯罪心理结构完成了量的积累,出现了质的飞跃,在混沌中形成并指导人实施犯罪行为的阶段。 (三)衰落阶段(收敛形态) 个体实施了犯罪行为,犯罪欲求得到满足,或因主客观原因犯罪行为未能实施,犯罪动机消失或暂时消失,其犯罪心理结构变得松驰、无序、无力的阶段。 五、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 1、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含义 由于内在消极因素和外在消极环境因素影响力的增强,犯罪者的犯罪心理结构得到巩固和不断膨胀的过程。 2、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影响因素 (1)主体外因素 (2)主体因素 (3)行为定势的作用 3、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特征 (1)犯罪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 (2)非法欲望更为强烈(3)犯罪经验日益丰富 (4)犯罪活动向多方向发展和经常化、职业化发展 (5)反社会意识形成与巩固 (6)形成犯罪人格 4、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过程 (1)游移阶段 (2)定型化阶段 (3)个性化阶段 (4)职业化阶段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 1、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含义 犯罪心理结构弱化是指由于内在消极因素和外在消极环境因素影响力的减弱或消失,内在积极因素的上升和外在积极环境因素影响力的不断增强,犯罪者的犯罪心理结构走向分化直至瓦解、消失的过程。 2、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类型 (1)表层弱化 (2)中层弱化 (3)深层弱化 3、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过程 (1)内心斗争阶段 (2)心理突破阶段 (3)心理反常阶段 (4)走向新生活阶段 4、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动能系统 (1)外界积极因素 A、司法机关及时、公正的惩罚 B、执法机关拯救灵魂的责任心 C、家庭、社会的积极激励作用 (2)主体因素 A、对自己的罪行有触及灵魂的反思 B、有重新作人的强烈意愿和告别过去的勇气 C、积极投身于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D、有抵御诱惑和挫折的坚强意志 第三讲 影响犯罪心理 形成的因素 重点问题: 1、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因素 2、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客体因素 一、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因素 (一)犯罪主体的生理因素 1、年龄因素 2、性别因素 3、生物学因素 (二)犯罪主体的心理因素 1、认识的偏差 2、情感的失调 3、个性倾向性的缺陷 4、个性心理特征的异常:能力气质性格等 (三)犯罪主体的行为因素 1、参与错误的活动 2、选择不良的行为方式 3、养成有害的行为习惯 4、模仿和学习不良行为模式 二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