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希区柯克》悬疑大师另类人生
《希区柯克》悬疑大师另类人生
[摘要]2012年的传记电影《希区柯克》讲述了20世纪最伟大的导演之一——希区柯克,在功成名就之后,为了突破事业瓶颈和探索新的创作方式,铤而走险决定拍摄《惊魂记》的故事。影片不仅从电影发展史角度肯定了希区柯克在电影审查制度、内容保密协定、放映前宣传造势、普及心理分析理论等方面的前瞻性贡献,而且揭示了落后于时代的海斯法典与演员专属雇佣合同的种种弊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观赏性。
[关键词]悬念; 心理分析; 麦格芬; 海斯法典; 专属雇佣合同
2012年11月英国导演萨沙·杰瓦希执导的传记电影《希区柯克》,作为美国电影学会奖开幕影片与观众见面。本片由安东尼·霍普金斯,海伦·米伦主演,取材于史蒂芬·雷贝洛1990年出版的纪实文学《希区柯克与〈惊魂记〉诞生记》,电影剧本的初稿由《黑天鹅》联合编剧约翰·J·迈克劳林撰写,之后由雷贝洛进行修改,力图管窥悬念大师的内心世界及情感生活。该片通过中规中矩的半纪实手法,以《惊魂记》的拍摄以及大师与妻子的关系为两条线索,运用麦格芬手法,通过与《惊魂记》原型艾德·盖因的对话,展现希区柯克在事业与家庭危机下的心路历程。《惊魂记》的创作灵感到底有多少来源于希区柯克个人心理变化和情感生活,这暂且无从考证。但大师对自己事业瓶颈的焦虑、成就得不到主流认可的愤怒、家庭及情感危机的纠结却在影片中得以生动细致展现。而影片中对于《惊魂记》在美国好莱坞电影历史发展中所做的众多第一也逐一客观呈现,例如:电影审查制度、内容保密协定、放映前宣传造势等。该片不管对于研究希区柯克影片的学者还是普通观众都堪称是一部了解这位悬念大师的上佳之作。
一、双线结构
英国记者兼剧作家史蒂芬·雷贝洛在1990年撰写了纪实文学《希区柯克与诞生记》。作品不仅对电影《惊魂记》拍摄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翔实的记录,而且探讨了影片对于美国电影发展甚至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被公认为美国电影专业学生或相关学者学习和研究希区柯克的必读书籍。电影《希区柯克》的剧本初稿基本上还是沿袭雷贝洛《诞生记》的脉络,呈???电影《惊魂记》的缘起、筹备、拍摄、剪辑及上映的过程。之后雷贝洛参与了剧本的修改工作,希望剧本能够超越单纯纪录的模式,深入剖析这位20世纪最具影响力电影人的内心世界。因此雷贝洛加上了希区柯克与妻子艾玛的感情纠葛为剧本的第二条线索。《惊魂记》的拍摄与大师情感生活这两条线索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故事从希区柯克携妻子参加电影《西北偏北》的首映礼展开。首映礼结束,一如往常,夫妇二人在众人簇拥下步出剧院。在炫目的镁光灯下,艾玛识趣地退到人群外围,希区柯克自顾迎上前来采访的记者。其间一个记者问道:“希区柯克先生,您是否考虑过趁没走下坡路时赶紧急流勇退呢?”听到如此尖酸的问题,希区柯克哑口无言,只能以招牌式的木然表情面对急速闪烁的镁光灯。当希区柯克抛开妻子独自面对赞誉时,艾玛眼神中不禁流露出失落的神情;当希区柯克冷不防遭遇记者的冷箭时,艾玛眼神中流露出既严峻又心疼的神情。这都告诉观众艾玛与希区柯克的关系绝不仅仅是生活的伴侣而已,同时也暗示了两人相处中的不对等模式。寻找下一部代表希区柯克风格的电影与磨合夫妻二人亲密合作、携手并进的情感模式是故事向前推进的两股驱动力。
二、麦格芬手法
希区柯克的心路历程是联系事业和情感这两条线索的纽带。雷贝洛试图在电影中展现希区柯克在每个阶段微妙的心理变化,竭力呈现给观众《诞生记》纪实风格下缺失的内容。因此他在剧本修改稿中设计艾德·盖恩这个角色。这一角色的加入恰恰运用了希区柯克标志性的创作手法——麦格芬(McGuffin)。麦格芬是一种旨在推动剧情、引起冲突的电影创作手法,它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它吸引着电影主人公不惜一切代价追逐它,梦想得到它。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使主人公的一切行为变得合理化。虽然在电影结尾通常会揭示它既和剧情没什么联系也没有什么意义,但观众并不在意它到底指什么,而关心剧中主人公在麦格芬营造的氛围下的行为变化。根据1966年出版的弗朗索瓦·特吕弗对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经典访谈录,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以一个关于苏格兰高原上的狮子的故事对麦格芬进行了最生动幽默的解释。苏格兰高原上根本没有狮子,所以麦格芬就是指不存在且无意义。在《知情太多的人》中麦格芬指被截获的情报,这是希区柯克创作的第一个麦格芬。之后希区柯克在影片中多次使用麦格芬,逐渐成为希氏风格的重要标志。例如:在《三十六级台阶》的秘密间谍组织、《美人计》中酒杯里的毒药、《蝴蝶梦》中去世的前妻丽贝卡、《惊魂记》里杀人的老妇贝茨太太。在影片《希区柯克》中,起先希区柯克以旁观者的视角目睹了艾德·盖恩杀死数人,将母亲的尸体挖出并假装其仍然在世的变态行为。当对资金和选角的压力逐渐增大时,艾德好像心理医生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