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法四精神分析療法
一、精神分析的历史与现状 百位著名人物之一 对精神分析的评价 一、是三位伟大的犹太人之一: 马克思,从宏观上研究社会发展趋势; 爱因斯坦,用物理学方法研究物质规律; 弗洛伊德,从心理学角色来研究人的精神现象。 对精神分析的评价(二) 二理论观点:(从心理学角度讲,不谈其他领域) 精神分析是现代心理治疗的奠基石。 它既是一个系统的疗法,又是整个现代心理治疗的基础。精神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有时从正面,有时从反面,给后来的其他疗法以灵感或刺激。 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随家迁居维也纳 17岁入维也纳医学院,因为兴趣爱好广泛,用了近8年的时间学完4年的医学和科学研究课程.对其理论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1885年用4个半月的时间跟沙科学习 1908年后,开始形成性本能论,并提出:神经症的产生,就是由于性本能冲动受到压抑得不到满足的结果,后来,弗在无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格理论1923年自我和本我一书的发表,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框架的形成。 弗洛伊德患口腔癌23年,终于在1939年再次发作,医生宣告无法手术,于1939年9月23日去世。(83岁) (一)治疗目标 (一)治疗目标 (三)治疗时间 一般一个病人需要二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每周四五次治疗会谈,每次50分钟。 当代精神分析已在这方面做了大的改变,时间一般在6~18个月,会谈也改为每周一次。 发生这种改变主要是由于社会要求更迅速地取得疗效。为适应这种要求,当代治疗者一方面不断创造和革新治疗技术,另一方面在治疗中也更积极主动,因而使病人的改变快了一些。 一、无意识和压抑的理论 一、无意识和压抑的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 作为一切意识行为基础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认为人的精神生活主要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即意识和无意识,中间夹着的很小的一部分为前意识。 即潜意识。无意识这个词有两个含义: 一个是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 另一个是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4]。作为后一种含义的无意识之中,包含了各种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原始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以及与各种本能有关的欲望。 它也是过去经验的大贮藏库。这些无法得到满足的情感经验、本能欲望与冲动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的,但它们并不肯安分守己地呆在那里,而是在无意识中积极地活动着,不断地寻找出路,追求满足。 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可召回到意识部分中去的,即其中的经验经过回忆是可以记起来的。其中的观念可以说暂不属于意识,但随时能够变成意识。 意识 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的心理部分。这一部分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不很重要,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有限的外显部分。弗洛伊德曾做过这样的比喻,认为心理活动的意识部分好比冰山露在海洋面上的小小山尖,而无意识则是海洋面下边那看不见的巨大的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动机都是向上运动的,向外推的,而意识却施以相反的力量,向下、向内紧压。这就是所谓压抑。 压抑的功能是把主体的经历和回忆、各种欲望和冲动保存和隐藏起来,不让它们在意识中出现。但这些东西并未消失,而是一直潜伏着、活动着,在压抑的作用下存在于无意识之中。 阿根廷一位精神分析专家奥达拉教授曾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以解释压抑的作用,他说:“如果自己的眼睛出了点毛病,带一副墨镜来,免得他人看见,此时压抑就在这里发挥作用了。捂着、盖着,不想让别人看见,但却引起了他人的猜想——这人大概有惧光症,害怕阳光;也可能猜想是个斜眼或是他刚刚哭过,不愿让别人看见哭肿了的眼睛。墨镜在这里是要掩盖某些东西,即在其背后隐藏着某些东西。这就是压抑。 它一方面在掩饰,另一方面又在暴露;一方面在隐瞒,另一方面又在揭露。压抑从来不会使被压抑的东西消失。 这些东西会以梦、口误、笔误、记忆错误等方式出现,病态的压抑则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即以神经症的形式表现出来。”[5] 二、人格构成学说 (一)本我、自我和超我 (一)本我、自我和超我 1.本我(id) 又译伊特、它、它我、原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它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本我是贮藏心理能量的地方,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