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玫瑰与眼泪.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加利亚玫瑰与眼泪

保加利亚玫瑰与眼泪       去年初夏,我来到了保加利亚,在这盛产玫瑰的国度里,看到玫瑰伴随着微笑,也伴随着悲哀;玫瑰伴随着希望,更伴随着屈辱!   祖先特拉西安人    保加利亚建国于公元681年,是作为特拉西安(Thracians)、布尔加斯(Bulgars)和斯拉夫(Slavs)三个民族的统一体而成立的国度。其中所谓“土著民族”是特拉西安人。据考证,这是一群从亚西亚过来的游牧民族,最终在巴尔干半岛定居下来,并逐渐发展出特拉西文明    在保加利亚南部瓦尔那(Varna)出土的大量精制金器,证明早在2500年前特拉西安人就有了提炼黄金和制造金器的技术。从保国近代史来看,可划分为下列几个时期:沙皇 .西门欧(Tsar Simeon 893—927年)统治的“黄金时代”;拜占庭 .犹克(Byzantine Yoke 1118—1185年)统治时代;第二保加利亚王国(The Second Bulgarian Kingdom 1185—1393年)时期;奥斯曼帝国(1393—1878年)长达475年的统治时期,直到俄土解放战争(Russian—Turkish War of Liberation)时期的1878年,保加利亚才从土耳其人的统治下解放,再次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阳光海岸的变迁       我飞抵保加利亚第一站是南部城市布尔加斯(Bulgars),而后乘车半小时,到著名的旅游胜地“阳光海滩”(Sunny Beach)。长达8公里的天然海湾和金色沙滩,每年夏季吸引着本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享受黑海的波浪和阳光。    黑海的浪涛汹涌,6月中旬的海水水温已达26度,我奔向大海,时而奋力向前,时而顺浪而下,时而“到中流击水”,时而“极目楚天舒”,在与黑海的浪涛搏击中,我感到这也是在与命运搏斗。    离阳光海滩不远,有座叫尼萨巴(Nessebar)的小镇,或叫微型小城,别具风格,地形属岩石半岛,与主陆地只有一条很窄的地峡(Isthmus)连接。尼萨巴已有2500年历史,追溯特拉西安人、古希腊人、罗马人和拜占庭人留下的残迹,依稀可见。如今这里是渔港和商业城区,形成了旅游点。   乡村一日   深入乡村,去体验民风民俗,只要有机会,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都不会放过。   车行驶在保加利亚的山村,田园风光的美丽令人遐想,但农夫破旧房屋又把人拉回残???的现实。我先来到一对老夫妇家,他们仍保留着老式织布机,有客人来,“表演”一番。据介绍,农村现在几乎没有年轻人了,都去城市或旅游胜地找工作去了。这对老夫妇有几个女儿,偶尔回乡下看看父母。      晚间,我观看了当地民间歌舞。身穿民族服装的青年男女表演了具有浓郁乡土风格的歌曲和舞蹈。保加利亚的民族音乐很有特点,热烈而不激奋;悠长而不单调。一般来说语言与音乐有直接的关系,虽然保语和俄语属同语系并互相可以听懂,但听保国乡村音乐绝不会有“俄罗斯风格”的感觉。在舞蹈进入高潮时,我也加入了欢乐的人群,在优美的风笛伴奏下,度过了难忘的夜晚。      首都索非亚       6月18日那天,我登上了去索非亚的长途汽车,经过7小时行驶,几乎横穿保国全境,抵达保国首都。    索非亚从1897年成为保国首都,人口一百多万。作为欧洲最古老的拓居地之一,索城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早是特拉西安族部落居地,后又成为罗马人的根据地中心,直至公元6世纪末。其名称换过几次:斯雷德茨(Sredets);地安迪(Triaditsa),到14世纪末才改为索非亚(Sofia)。今天在索城内仍可以看到众多历史遗迹。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博雅那教堂(Boyana Church),保留有1259年的壁画。    索非亚不大,坐车很快可转遍全城。放眼望去,没什么现代化建筑。抵达当晚,保国朋友邀我去品尝保加利亚风味菜,价格不高,却不合口。对我印象深的倒是这位朋友的小车,前东德产的查班特(Trabant),坐进车内像是回到上世纪初,车内除方向盘、离合器,几乎不见什么仪表,简单可与拖拉机相比,但走起来还稳当。朋友介绍,车是他父亲的,当年把车交给他时曾说:“儿子,把这车开走吧,它虽然老了,但仍可以把你从A地带到B地。”       查班特车在柏林墙倒后生产过最后一批,价格奇高,都被欧美收藏家买走了。今天在索非亚街上,不时仍可见这种车行驶。一位加拿大作曲家去年坐了这位朋友的私家车后,回去后,每次来E-mail总要问:“你的查班特怎么样了”?    坐落在索非亚的亚历山大﹒尼夫斯基(Alexander Nevski)大教堂是最值得注意的纪念建筑之一。教堂1904年施工,1912年完成,设计者为圣﹒彼德堡著名建筑师A.N.包梅拉彻夫(A.N.Pomerantsev),教堂内的壁画是由当年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