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任务驱动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应用研究
摘要: 英语教学从过去的传统模式已经在逐渐的转型,从过去的结构主义语言观转向功能主义语言观,进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语言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也即其中之一,然而任务驱动法对于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是否也可应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have changed a lot. In the past, we used to put the stres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language in teaching a foreign language, and now on the function of the language, hence the different sorts of EFL teaching method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will discuss whether the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as one of newly appeared method, is suitable in comprehensive English course.
关键词: 任务驱动;综合英语;意义建构;应用
Key words: task-based;comprehensive English;meaning construction;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291-03
1 研究综述
任务型教学方式(Task-based learning/teaching approach)主要起源于外语(英语)教学领域。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果的方式来体现学习的成就。它是一种以学习者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方式。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研究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了。国内外许多应用语言学家对任务型教学法进行了深度探索和研究。在国外比较有影响力的是Jane Willis,他在专著《任务驱动学习框架》中,勾划了一个组织教学的模式。香港教育署在一份语言教育的计划中也明确提出任务驱动教学应包含五个特征。
20世纪的前40年,传统语法翻译法一直在外语教学中占统治地位。二次大战以后的几十年间,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由于对“语言是什么?”以及“人是如何学习语言的?”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外语教学的发展进入最为活跃的“方法”时代。基于这两个问题的重新认识,外语教学从过去的结构主义语言观转向功能主义语言观,从而孕育并催促了“交际法”的诞生,任务型教学法就是交际法最新的发展形态。
2 基本理论
2.1 理论依据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在皮亚杰的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2.2 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师的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3G409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conv.docx VIP
- WIP.010-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 按订单装配 (ATO) 制造.pdf VIP
- 2025入团考试100题题库(含答案).pdf VIP
- SG111-1~2: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2008合订本).docx VIP
- 最新水利工程维护养护定额标准.docx VIP
- IQ-FMECA软件操作手册—功能与使用.pdf VIP
- WIP.006-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资源事务处理.pdf VIP
- WIP.009-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离散任务状态.pdf VIP
- 消防维保质量保证体系.docx VIP
- 2024年四川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