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南土家族山歌演唱和表现手法研究.docVIP

鄂西南土家族山歌演唱和表现手法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西南土家族山歌演唱和表现手法研究

鄂西南土家族山歌演唱和表现手法研究   摘 要:鄂西南土家族山歌在湖北乃至全国广为流传,曲调高昂,旋律优美,歌词也丰富多样,在演唱形态上更是颇具特色,其演唱形式、唱腔和表现手法上都有其独特性。   关键词:鄂西南土家族山歌;演唱形态;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159-02   鄂西南土家族的山歌①流传广泛,是土家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是该族本土人民智慧的结晶。目前,鄂西南土家族山歌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鄂西南土家族山歌概况   根据湖北境内民歌的方言、曲调、歌词特点以及地理方位等,我们把全省划分为五个色彩区域,即鄂东北区、鄂东南区、鄂中南区、鄂西南区、鄂西北区②。鄂西南地区主要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地区,本区主要分布着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土家族是这一地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它是一个特殊的民族,没有具体的文字,在当地人民千百年来的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却形成了丰富的土家文化,山歌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土家文化之一,它是伴随着土家族人民在高山峡谷和坡地田野进行劳作时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歌形式,是土家人智慧与勤劳的完美融合。根据当地人们的劳动种类和歌词题材的不同,可以把鄂西南土家族山歌分为如下几种③:   采茶山歌:鄂西南地区盛产茶叶,采茶山歌是人们在山坡上采茶干活时唱的歌,简称“茶歌”。一般用平腔演唱,曲调优美动听,感情细腻,唱爱情、唱季节时令等,歌词内容丰富多样。   打柴歌:是人们在上山砍柴时所唱,一般是砍柴者独自上山砍柴时为了排解孤单和疲劳自唱自乐,多以歌唱穷苦人的疾苦生活和男女间的爱慕之情为主。   牧歌:也称放牛歌、放羊歌、赶猪歌,是人们在山野间放牲畜时所唱的歌,主要是牧童们放牧空闲时演唱,常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互相逗乐解闷,旋律轻松、节奏明快活泼,有时还用竹制的“冬冬奎④”吹奏。   赶骡马歌:在没有通公路之前,骡和马是鄂西南土家族山区的主要运输工具,在骡队和马帮运输时,赶骡马人为了逗趣提神,常自娱自乐唱一些山歌,也叫赶马调。没有固定的歌词,以即兴编唱为主,风趣活泼。   赶仗歌:是山里人狩猎时即兴所唱的抒情山歌,节奏舒展自由,腔多词少。   打杵歌:“杵”是山里人在背运重物时手里拿的一根“T”字型的木棒,主要用作拐杖或者歇息时托住背篓,中途休息就叫“打杵”,打杵时人们唱的歌就叫“打杵歌”。歌词以反映生活贫苦和上山背运重物的艰辛为主,曲调委婉低回。   一般山歌:是山歌中最普遍、最典型的一类,是人们在野外田间劳动时随意而唱的歌,这种形式集中体现了山歌类体裁的基本特征。歌词内容丰富、曲调自由,演唱腔调多样。   二、鄂西南土家族山歌演唱形态   (一)演唱形式   鄂西南土家族山歌的演唱形式灵活多样,大致有以下几种:   (1)独唱:由一个人单独演唱,这种演唱形式比较普遍,要求演唱者能够运用娴熟的歌唱技巧来完成歌曲作品,音乐技巧包括:呼吸的运用,真假声转换、润腔、情感抒发等方面,这种演唱形式可以运用到各种不同风格的山歌歌曲中。这种形式的演唱往往能让听者感受到山歌的独特魅力。   (2)对唱:这种演唱形式在山歌中也被广泛应用,多采用男女对唱形式,这种演唱形式通常是以一个基本调子为依据,依情依景,在对唱的过程中加入即兴的创作,演唱的方式灵活,大多是用在男女之间表达爱意的情境之中,通常是你说一言,我答一语,演唱新颖,感情真挚。   (3)齐唱:人们在山间田野里劳作或休息时常常一起唱山歌,集体一起大声歌唱,往往能够起到缓解疲劳、鼓舞士气的作用,一般是一些朗朗上口的山歌歌曲,难度不大,运用技巧少,演唱时,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放开嗓门,高声歌唱,体现着强大的群众力量。   (4)一唱众和:有一个领头者来唱,众人跟随他唱,一般是轮唱的形式。这种演唱形式多用在节庆和大型活动中,演唱方式独特,音乐效果佳。具有超强的感染力。   (二)演唱腔调   从唱腔上看,鄂西南土家族山歌可分为高腔山歌和平腔山歌两种形式:   (1)高腔山歌:   高腔山歌多是在野外歌唱,鄂西南土家族山歌被土家族人民称作 “喊歌”,多是在野外歌唱,声音高亢,节奏自由,拖腔处一般都有衬字,而且起音也较高,歌唱者往往随着自己的情绪自由歌唱。因为高腔山歌的曲调嘹亮高亢、朴素、奔放,歌者演唱时需要运用高腔放开嗓门歌唱,被当地人民定义为是一种自由悠扬的田野抒情曲,这也体现了当地人民豪放不羁、粗犷有力的性格特点。鄂西南高腔山歌深深的植根于土家族音乐文化肥沃的土壤中,是土家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形象的说它就是鄂西南土家族人民的一本“宣传册”。   (2)平腔山歌:   平腔山歌优美绵长,柔和,节奏一般规整,音域不太宽,歌曲中没有运用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