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摘 要: 日照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申报、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做了许多重要的工作。但是在保护与开发方面存在着传承困难、后续发展乏力、经费紧张、宣传滞后和机制机构有待完善等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文化如何与日照市的产业发展、旅游经济振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要素紧密结合,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的广泛参与、专家的直接介入、市场的普遍认可。   关键词: 日照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开发   2003年10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该《公约》特别指出:“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1]201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在实践中,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10个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并且实行国家、省、市、县4级保护体系。截止到2013年,我国共公布了3批188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扩展名录。   一、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日照市位于山东东南部,以“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东夷文化、莒文化等,在鲁东、鲁南和苏北等地久负盛名,境内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日照文化的根源,也是日照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见证,而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05]18号文件做好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2005]94号)的精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日照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做了许多重要的工作。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逐步建立了科学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出台了相关保护制度,建立了市、县(区)两级保护体系;分别于2007年、2010年和2012年公布了3批10个类别10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扩展项目。目录内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民间杂技”等十个大类。其中,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日照满江红(鲁南五大调)、日照渔民节、孟姜女传说、莒县过门笺等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名录,岚山渔民号子等14项被列入省级名录。莒县过门笺(中国剪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日照非遗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1.传承困难,后续发展乏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后继无人、传承困难的矛盾比较突出。事实上,保护“非遗”重点在保护非遗传承人,这些传承人或者是“活化石”、或者是掌握和承载着某些精湛技艺、乃至其本身就是非遗也间或有之。日照市东港区文体新局2013年的“非遗传承人生存状态”调查数据显示:东港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人均收入仅为每天40元左右,这导致了“非遗”传承人流失严重,对非遗的保护与开发造成严重冲击。据2009年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09年,“日照陈氏柳编技艺(簸箕箢子拴制技艺),还有数十个传承人,到2013年,只剩三两个病、弱老人还在坚守。”[2]非遗中很多项目“耗时费力见效少”是造成传承困难的重要因素,但经费紧张和机制不够完善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关键环节是“传承人”,没有了传承人,没有了载体,保护与开发就丧失了对象,没有了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2.专家缺失,专业人才匮乏。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一个学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日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保护与开发过程中还缺少专家的参与。纵观世界和我国的非遗实践中,都有知名专家学者指导或直接参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这是由于“我们的民间文化是在各自封闭的地域空间里面生成的,因此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而文化的持有者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文化的价值,这样就需要具有广泛眼光和科学标准的专家帮助他们”[3],日照市在这方面要“亡羊补牢”。   专家的缺失带来了下列问题:(1)普查工作开展不够全面深入。非遗普查是一项必须工作,也是一项较新的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