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形象在中美电影中差异
浅谈中国形象在中美电影中差异
[摘要] 文化形象作为一个民族的代表,在跨文化交际的认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中国形象在中美电影中现阶段的差异,对我国形象的传播及电影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国家形象 文化输出 媒介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3.06.007
在21世纪国际交往愈加频繁的大背景下,文化形象作为一个民族的代表,在跨文化交际的认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影视技术的提高,电影产业发展迅猛。电影以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充斥着大家的业余生活,且电影的传播成本相对低廉,这恰好给不同国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现在,美国的电影生产总量只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7%,却占据了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抢占了全球大部分的票房,现在好莱坞影视业海外市场的年收入达30 多亿美元。”① 这对中国这个正在进入世界主流贸易的大国来说,是个机遇,同时也是个挑战。因为意识与价值观的差异,外国很多媒体对中国的形象塑造略显偏颇,在这样的长期影响下,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形象认识错误或知之甚少,就拿笔者经历而言,2012年7月下旬,笔者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参观,同博物馆工作人员闲聊,她在和我谈到中国时表示“我知道这个国家,但我什么也说不出来。”这并不是个例,虽然在美华人对中国形象的传播起到的一定作用,但这种传播范围甚小。大范围的传播还需要依靠电影等的大众媒介,但若是形象塑造把握不好,反而会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
研究中国形象在中美电影中现阶段的差异,对我国形象的传播及电影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中国出口电影的类型及形象输出
(一)被美国电影发行商认可的中国电影类型
尽管近些年来中国也算得上是电影生产大国,但中国输出且能被国外观众接受的影片屈指可数。就类型而言,美国发行商只青睐两种:以成龙、李连杰为代表的动作片如《警察故事》和以《卧虎藏龙》、《英雄》为代表的古装武侠片。
(二)我国电影中所塑造的本国形象
上述这些类型的电影虽然能在美国取得相对不错的票房,但对中国形??的输出却起不到与票房相当的作用,有甚者还会起到反作用。因为我们需要向世界展示的是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而我们对外展示的却是略显陈旧的文化。不可否认的是“功夫”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同时在很多外国人眼中,中国功夫是那样的变幻莫测且富有吸引力,但这在“李小龙时代”就已存在。现在的影片总是过分强调中国功夫的形式美,却没有更多的涉及其精神内涵。时至今日,如果当今的电影创作者还全依靠这种形式美来吸引观众眼球,这对中国形象的输出极为不利。我们不能让国外观众对我们的认知还停留在功夫、古装等中国的历史之上,这种历史还仅仅只见皮毛。
相反,我们体现新时代中国的影片却因为种种原因难以进入国外观众的视野。西方文明对于东方文化的异化是一方面原因,同时还需要承认我们的电影制作技术确实与国外先进电影机构存在差距,但这并不能作为借口使中国电影对外的探索停滞不前。
二、美国电影所体现出的中国形象及情感价值观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愈来愈多的美国人愿意了解这个远在大洋彼岸的国度。“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当今美国电影对中国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中国故事与中国影星走上了美国银幕,但在以中国风情、中国元素招徕东西方观众的同时,美国电影并未传达多少中国文化的内涵,而是以中国之瓶装西方之酒,传达的是西方的价值观念与西方人对中国及中国人的看法。”②
以2010年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的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里中国能源投资商徐先生的形象为例,在他与商业代表卡罗小姐关于新能源开发投资的谈话中,展现出的形象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过于精明,期待暴利回报。2.不顾环境污染问题,倾向于传统能源的开发与使用。3.“我们需要的是可以稳赚百年的投资,一直到我孙子时都能继续赚钱”。4.混杂在正常贸易中的中国 “人情”文化。
我们不能否认很多中国商人能在这种形象下对号入座,但在一部由美国拍摄的电影中体现出这样的中国形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1985年美国米高梅公司拍摄的电影《龙年》,讲述了美国越战士兵怀特退役后担任了警察,在唐人街里以一种英雄形象扫荡华人黑社会的故事,影片富有隐喻之处就在于用唐人街表面繁华而败絮其中来暗指中国,例如贩毒,索要保护费等典型的黑社会行为。在影片中警察怀特还以自己的魅力吸引了一位华人女记者。在紧要关头“英雄救美”。与怀特相对的是华人街黑社会头目周泰,电影将周泰塑造成了一个表面英俊却缺乏男性魅力的人,这也是美国对华人固有认知的体现。以西方价值观来衡量与排斥东方文化。
美国涉华电影中常用到的中国元素有,灯笼、长剑、扇子、笛子、古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