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球自传昼夜长短的变化湘教版湖南专用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必修Ⅰ
地轴
顺时针
逆时针
恒星
24时
360°
(3)周期:
(4)速度:
15°/小时
减小
考点1 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
1.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3)调查资料显示,c点降水量远比d点大,原因可能是( )
A.c点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B.c点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
C.c点位于信风的迎风坡D.c点气温高,多对流雨
答案:(1)A (2)A (3)B
【真题1】(2010·江苏)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1)~(2)题。
(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答案】 (1)B (2)D
【解析】6月22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当地纬度为23°26′N;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52°左右,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左右,且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丁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2°左右,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丁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乙地接近南回归线,且位于南回归线以北。丁地12月22日太阳高度比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大,说明丁地比甲地更接近回归线,纬度比甲地低。因此,四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为乙—丙—丁—甲;自北向南依次是:甲—丙—乙—丁。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所以四地线速度由大到小为:乙—丙—丁—甲。
【答案】 (1)B (2)D
【规律技巧总结】地球自转的速度包括线速度和角速度。线速度是地球表面上某一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线的长度;角速度是地球表面上某一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除两极点为零外),而线速度是低纬度大于高纬度。但题目往往不会直接告诉你纬度的高低,而是给出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的信息。所以我们要知道某地区纬度的计算:①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注意首先判断该地所处的南北半球和纬度范围(热带范围还是温、寒带范围)②利用北极星的仰角计算:北极星的仰角=当地纬度;北极星与天顶的角距离=90°-当地纬度(只能是北半球)。③利用昼长确定:当北(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是X小时,而所求地区的夜长也是X小时时,当地纬度数即与上述纬度数相同,当然南北纬符号相反。
考 点 透 析
一、产生昼夜交替
1.昼夜的形成: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并非地球自转形成)。
2.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
是昏线。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二、
晨昏线始终与太阳照射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都是0°。
3.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
由于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随着地球的自转,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运动。同时,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并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以圆心为中心,在极圈和极点之间摆动,如图所示。(注:图中AB为晨昏圈)
晨昏线的运动
1、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
(1)自转法:判断时注意分清光照图是侧视图、俯视图还是其他类型,借助地球自转方向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确定自转方向,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标出来。
②在所判断的晨昏线上任意选一个普通的点。
③看运动趋势,沿自转方向进入白昼的点所在的线为晨线;沿自转方向进入黑夜的点所在的线为昏线。如图所示:
考点2 晨昏线的判断及其应用
(2)昼夜半球法:
①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②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3)时间法:赤道上6时所在的晨昏线为晨线,18时所在
的晨昏线为昏线。
2.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5°,且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相等。春、秋二分日时与经线重合(见图甲),二至日时与经线夹角约为23.5°(如图乙)。
(5)晨昏线与纬线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笠翁对韵》.ppt VIP
- SY_T 7297-2016 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二氧化碳排放计算方法.docx VIP
- 宪法学90406.ppt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简版.pdf VIP
- 运用QC方法减少屋面防水保护层裂缝.doc VIP
- 专题07 标点符号五年级语文专项提升(统编版).pdf VIP
- 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5FamousPeople(Lesson1)课件人教新起点.ppt VIP
- 2025年6月份青少年无人机技术等级考试理论综合试卷(一级)-2025202520251.pdf VIP
- 新媒体营销-全套PPT课件.pptx
-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学习解读.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