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镇老土桥湾地灾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山镇老土桥湾地灾害

编号:IRSM-2009-170 黄石市铁山区老土桥塌陷区稳定性评价 (分报告Ⅱ) (第一部分) 黄石市铁山区 老土桥塌陷区工程物探报告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09年11月 目 录 一.前言 1 二.工程地质概况 2 三.工作原理、方法 3 四.物探资料分折方法 6 五.资料解释分析 8 5.1高密度电法和地震反射波法资料解释 8 5.2地质雷达探测结果分析 53 六、结论与建议 67 一.前言 黄石市铁山区老土桥一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次发生地面塌陷,截止到2009年,在老土桥及其附近,共发生地面塌陷十几处,特别是今年七月发生在深夜的塌陷,使一座民房瞬间消失在塌陷之中,幸好没有造成人员死伤。黄石市、铁山区,大冶铁矿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此事非常重视,自1995年以来,多次及时组织了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并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巡视监测措施。 受黄石市铁山区政府和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冶铁矿的委托,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工程物探部,于2009年9月22至27日,对黄石市铁山区老土桥地质灾害区进行了探测工作。工作目的是:查明铁山区老土桥(主要为村民集中区一带200×400m2范围)地质灾害区域地下50米以内可能存在的地下空区位置、大小,确定空区与地表塌陷之间的关系,对地质灾害变化情况进行预测,主要展开了高密度电法、地震、地质雷达探测等物探方法。 图1.1 高密度电法、地震COD反射法工作测线示意图 探测范围及测线布设如图1.1物探测线布置图所示,共完成工作量如下表: 表1.1 实物工作量统计一览表 工作方法 测线数(条) 测线长度(m) 物理点(点) 备注 高密度电法 15 3146 890 地震反射 16 3286 1643 地质雷达 118 2150 二.工程地质概况 塌陷区在铁山矿区西部。铁山矿区为一大型接触交代型铜铁矿床,矿体产于闪长岩和大冶群碳酸盐接触部位,分布有铁门坎、龙洞、尖林山、象鼻山、狮子山和尖山六大矿体;尖林山矿体为隐伏矿体,其它矿体出露标高为80-100m,矿体下延深度标高19 m - 负208m。 本地区在第四系地貌上位于山间谷地带。因此本地区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坡积层,由于有小溪的存在局部地段出现冲、洪积层。基岩主要为闪长岩、碳酸盐化斜长岩、糜棱岩化大理岩、大冶组大理岩和岩溶角砾灰岩。根据地面调查和钻探资料主要分为五层。 第一层 填土:颜色黄褐色,稍密稍湿,主要由粘土、碎石及矿渣组成。 第二层 粘土:墨褐黄色,可塑-流塑状态,局部含少量灰白粘土团块及铁锰质结核。 第三层 中含角砾粘土:褐黄色,可塑,湿,含15%-20%左右的砾石,砾石为未完全风化的闪长岩快,呈次棱角状只。 第四层 大理岩:浅灰-灰白色,隐晶结构,块状构造。部分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多呈3-5cm块状。 测区局部存在闪长岩强风化带:灰白色,原岩结构构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岩石风化强烈,多风化成块状,含有未完全风化的岩块,风化裂隙发育。 三.工作原理、方法 1) 高密度视电阻率法: 高密度电法:其基本原理是以岩石电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在供电电场作用下传导电流的分布规律,寻找地下电阻率异常体,从而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在导电介质中的稳定电流场满足微观欧姆定律:J=E/ρ 其中J为电流密度,E为电场强度,ρ为电阻率。任一闭合体电流密度通量满足克希霍夫定律,用散度表示为:div(J)=0。在稳定电流场中电荷分布不随时间改变,因此任一点的电场强度可用该点电位的变化来表示,即:E=grad(U),最后推导出直流电场的拉普拉斯方程:▽2U=0,U为电位。据稳定电流场满足的边界条件:U1=U2,j1n=j2n即电位处处连续,界面两侧电流密度法线分量连续,这样就可以通过测定电位的分布确定测试场地的电阻率分布情况。 高密度电法工作原理如图3.1所示,将数十或数百根电极一次性布设完毕,每根电极既是供电电极又是测量电极,通过主机控制多路电极转换器选择不同的电极组合方式和不同的电极间隔形成供电、测量的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数据采集完成后,通过通讯程序将原始数据传入计算机进行数据转换、地形校正、二维反演后输出二维地电断面图即完成整个采集与处理全过程。 本次高密度电法采用重庆奔腾数控研究所生的WDJD-2型高密度电法仪系统及相配套的处理分析软件,一次排列电极数为120根,电极间距为3-5米,采用α和MN-B观测系进行测量,每项排列测试30层,最大供电极距AB/2=225米,最大供电电压360V。 图3.1 高密度电法现场工作示意图 2) 地震COD反射法: 本次物探工作严格按《浅层地震勘探技术规程》(DZ/T0170)等国家相关行业标准执行。 浅层地震勘探是工程地质勘查的重要手段,它主要是利用人工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