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叶树种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秋色叶树种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秋色叶树种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美讯在线网 2010年 02月 26日 11:43 ??来源:《蓝天园林》   《扬州画舫录》中李斗曾描写槭槲(秋色叶树种)四季叶色变化时说,“……半山槲叶当窗槛间,碎影动摇,斜晖静照,野色连山,古木色变;春初时青,未几白,白者苍,绿者碧,碧者黄,黄者赤,赤变紫,皆异艳奇彩,不可殚记。”言其室曰“珊瑚林”。树木随着季节变化,叶片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并逐渐长大、荣枯、衰落,最后归根碾作尘土,从而使园林有了明显季相变化。秋季很多树种叶色绚烂艳丽,观赏效果不亚于姹紫嫣红的花朵,而且它们不象花朵星星点点,而是一树树、一片片,艳若彩霞,称之为“珊瑚树(林)”非常贴切。   1、秋色叶树种的概念和类型   1.1概念   陈俊愉先生把“叶片经秋变成红、紫、黄、橙等艳丽色彩,可以丰富景色的植物称为秋色叶植物(fall-color-plants)”。陈有民教授将“凡在秋季叶子能显著变化的树种,均称为秋色叶树”。笔者将在正常生长状态下(即不是由病虫害、旱涝等偶然因素引起的),在秋季树叶变成红色、黄色、橙色、紫色等,持续时间长,并且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总称为秋色叶树种。   1.2类型   根据叶色、变色时期以及树种冬季落叶与否等,将秋色叶树种分别进行分类。一是根据叶色不同将秋色叶树种分为四类。红叶类如枫香、鸡爪槭、重阳木、黄栌、乌桕、南天竹、地锦、柿等;黄叶类如银杏、无患子、栾树、青桐、桑等;橙叶类如盐肤木、榉树、黄连木等;紫红叶类山麻杆、漆树等。二是根据叶色变化时期将秋色叶树种分为单秋季变色和春秋两季变色两类。前者如银杏、黄栌、柿、漆树等;后者如枫香、山麻杆、石楠等。三是根据冬季是否落叶将秋色叶树种分为常绿和落叶两类。前者如石楠、南天竹等;后者如枫香、黄栌等。大多数秋色叶树种是落叶树种。   2、中国古典园林中秋色叶树种的应用概况   2.1应用历史悠久   早在有关苑囿的记载中就有梧桐和槭树两种秋色叶树种,唐华清宫的园林区就有槭树、梧桐等多种植物栽植。王维的辋川别业是一座建设在山林湖光之天然胜景中的山地园,园中共有20个景点,其中漆园就是以红叶树种(漆树)命名的。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康有为诗“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两者都描写了苏州寒山寺的枫树和钟声,使寒山古刹名扬四海。   秋色叶树种在现存的明、清古典园林中的应用不乏实例。如:拙政园的浮翠阁旁配置了青枫(即鸡爪槭)、柿、梧桐,远香堂北侧岛上配置了乌桕;沧浪亭山上配置了银杏、石楠、枫树、枳?海换沸迳阶?配置了鸡爪槭、红枫;避暑山庄的青枫绿屿配置了青枫等,不胜枚举。   秋色叶树种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一般都呈自然式栽植,多孤植或丛植,群植较少,仅在规模较大的园林中才会出现,如避暑山庄中的青枫树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在主要建筑前对称、列植秋色叶树种,呈规则式栽植。如无锡寄畅园的含贞斋前对称栽植了两株银杏。   2.2应用方式多样   植物是造园的五要素之一,不可或缺。在东方园林中,红叶(黄叶)和樱花齐名,为日本园林的两大植物景观;树中银杏(黄叶树种)、花中牡丹、草中兰花并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宝。秋色叶树种在中国古典园林构景中既可以成为景点的主体,居主体地位;也可以作为景点中的一种陪衬,居从属地位。前者如香山公园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中的静宜园和香山,不仅因为香山寺而成名,更因为漫山的秋色叶树种黄栌而著称。春季花团锦簇,夏季浓荫蔽日,凉爽宜人,秋季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又如网师园小山丛桂轩的院落内,秋季以湖石花台中的桂花、南天竹、鸡爪槭、梧桐为主景,冬季以蜡梅、南天竹为主景。后者如拙政园的留听阁,“留得残荷听雨声”,主景为荷花,青枫为配景。   3、中国古典园林中秋色叶树种应用的美学特征   3.1遵循画理――图画美   中国古典园林中秋色叶树种与山石、水体、建筑等园林要素的组合,以及它与其他植物的配置都遵循画理,符合画面构图及写意需要。所谓“画理”指符合国画原理、技法的论述和绘画经验的总结。画理有论述“两株一丛的要一俯一仰;三株一丛的要分主宾;四株一丛的则株距要有差异。”,“植树不宜峰尖”,“远树无根”等画诀。如留园西部的枫林景点,由鸡爪槭、枫香、银杏、青桐、香樟等树种和黄石假山、至乐和舒啸二亭组成。树木大小、株距各不相等,有俯仰生势者,有欹斜探水者,或在藤蔓缠绕中耸立,或从石隙缝中突破,远望去充满了自然情趣,概括、提炼了大自然中的山林景观。步移景异,随着游人观赏角度的变换,二亭在枫林中或隐或现,在游人面前呈现出不同的图画。再如退思园水边高耸的榉树,水面呈水平、静态,榉树呈竖直、动态,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并且榉树的配置活跃了画面,使整个画面具有了动势。更不必说在古典园林中常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