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13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135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毅 刘永惠 赵万堂 苏雅娟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2004-10—2007-10,我们应用自拟糖迪丸0~3号配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135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13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70例均为陕西省宝鸡烽火医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5例,男78例,女57例;平均年龄(52±25)岁;平均病程(11.2±10.9)年;体质量指数(24.5±5.9)kg/m2;合并糖尿病肾病25例,糖尿病神经病变31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56例。对照组135例,男82例,女53例;平均年龄(54±22)岁;平均病程(12.6±11.8)年;体质量指数(23.7±5.2)kg/m2;合并糖尿病肾病2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27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62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符合1999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宣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①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水平≥11.1 mmol/L;②空腹血糖(FPG)水平≥7.0 mmol/L;③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2 hPG)≥11.1 mmol/L。经另1日再测1次予以证实,诊断成立。
1.3 治疗方法
2组均按照2型糖尿病治疗原则,给予糖尿病饮食、合理运动、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1]。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糖迪丸0~3号。基础方:苍术40 g,玄参50 g,黄芪50 g,山药120 g,麦门冬50 g,生地黄70 g,熟地黄70 g,茯苓80 g,五倍子30 g,香附30 g,丹参120 g,红花50 g,生山楂100 g。湿阻化热型予糖迪丸0号,基础方加白豆蔻45 g、半夏60 g、槟榔40 g、黄芩45 g、黄连20 g;阴虚热盛型给予糖迪丸1号,基础方加石膏150 g、知母70 g、天花粉80 g、生地黄20 g、大黄40 g;气阴两虚型给予糖迪丸2号,基础方加太子参100 g、麦门冬20 g、五味子50 g、石斛60 g、知母20 g、肉苁蓉40 g;阴阳两虚型给予糖迪丸3号,基础方加山茱萸70 g、黄精50 g、女贞子100 g、巴戟天40 g、肉苁蓉50 g、益智仁60 g、金樱子50 g。以上药物按糖迪丸0~3号组方不同,分别共研细末,水调为丸(每丸含生药约0.04 g,每袋200 g),每次9 g,每日2次早晚餐前口服。2个月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1]
参照2002年亚洲-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宣布的糖尿病控制目标。FPG理想:4.4~6.1 mmol/L,尚可:≤7.0 mmol/L, 差>7.0 mmol/L。
2 结 果
2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 2组疗效比较例(略)
表1可见,FPG理想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1]。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的基本特征,同时,肥胖、高热量饮食及体力活动减少是2型糖尿病患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2]。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先天不足、情志不畅、嗜食厚味、饮酒、房劳过度等因素有关,病位主要在肺、脾(胃)、肾[3],痰湿瘀滞,日久化热,耗气伤阴,病久及肾,阴损及阳是主要病机。治疗宜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西药降糖治其标,中药辨证治其本(并可减少西药的用量及副作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西医学优势互补[4]。我们将糖尿病分为湿阻化热型、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自拟糖迪丸0~3号治疗糖尿病。基础方从肺、脾、肾三脏入手,尤以脾、肾为重点,着重先后天两方面滋养培土论治[3]。方中苍术健脾渗液虽燥但配伍玄参之润;黄芪补中益气,山药益气阴,固肾精,二药相互协同,益气生津,健脾补肾,涩精止遗,防止精微的渗漏,使尿糖转阴[3];麦门冬、生地黄、熟地黄、五倍子滋阴清热,补肾固精;茯苓健脾祛湿,补中有消;香附、丹参、红花、生山楂理气活血,消滞活络。临证再根据辨证分型加味,取得了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7-813.
[2]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60-990.
[3]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生班.中医专题讲座选:第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23-130.
[4]丁学屏.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92.
班主任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