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2高考总复习物理课件4 光的波动性.ppt

2012高考总复习物理课件4 光的波动性.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高考总复习物理课件4 光的波动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 变疏 题后反思:在薄膜干涉中,膜厚度相同的位置在同一条条纹上,当薄膜厚度为光在膜中波长的nλ+ (n=0,1,2,…)时,此处为亮条纹,当薄膜厚度为光在膜中波长的nλ+ (n=0,1,2,…)时,此处为暗条纹.可以根据上述结论分析薄膜干涉中条纹的变化. 登山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尤其是眼睛更不能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否则将会严重地损害视力.有人想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设计一种能大大减小对眼睛伤害的眼镜.他选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为n=1.5,所要消除的紫外线的频率为8.1×1014 Hz.那么他设计的这种“增反膜”的厚度至少是多少? 答案:1.23×10-7 m 题型三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例3]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5(a)所示,激光器发出的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一个一端装有双缝、另一端装有感光片的遮光筒,感光片的位置上出现一排等距的亮点,图5(b)中的黑点代表亮点的中心位置. 图5 (1)这个现象说明激光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 (2)通过测量相邻光点的距离可算出激光的波长,据资料介绍,如果双缝的缝间距离为a,双缝到感光片的距离为L,感光片上相邻两光点间的距离为b,则激光的波长λ= . 该同学测得L=1.0000 m、缝间距a=0.220 mm,用带十分度游标的卡尺测感光片上的点的距离时,尺与点的中心位置如图5(b)所示. 图5(b)图中第1到第4个光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__ mm.实验中激光的波长λ=________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实验时将红激光换成蓝激光,屏上相邻两光点间的距离将________. [答案] (1)波动 (2)8.5 6.2×10-7 (3)变小. 题后反思:双缝干涉是光具有波动性的有力的实验证据.通过对干涉图样的观察、测量与有关计算分析,让学生建立牢固的波的形象的概念. (2009·北京高考)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6),并选用缝间距d=0.20 mm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L=700 mm.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图6 图7 图8 ①已知测量头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上有5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第一次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7(a)所示,图7(a)中的数字是该同学给各暗纹的编号,此时图7(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1=1.16 mm;接着再转动手轮,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8(a)所示,此时图8(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2=________mm; ②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两个相邻明纹(或暗纹)间的距离Δx=________mm;这种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nm. 答案:①15.02 ②2.31 6.6×102 1.(2008·上海高考)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 (  ) A.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的条纹 B.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的条纹 C.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 D.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不等的条纹 解析: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A错;B为红光的双缝干涉,图样为红黑相间,故B正确;红光和紫光频率不同,不能产生干涉图样,C错;遮住一条狭缝时,紫光将发生单缝衍射,形成衍射图样,D正确. 答案:BD 2.(2008·上海高考)用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是点燃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  ) 图9 A.当金属丝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B.当金属丝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 C.当金属丝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D.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解析:金属丝圈在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时,楔形薄膜形状各处厚度形状几乎不变.因此,形成的干涉条纹保持原状态不变,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3.(2008·北京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分光镜观测光谱是利用光折射时的色散现象 B.用X光机透视人体是利用光电效应 C.光导纤维传输信号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D.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解析:B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C是全反射现象,D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B、C、D均错误,只有A原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