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止咳喘药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痰止咳喘药课件

* * * * * * * * * 白 果 药材来源 银杏科植物银杏的 成熟种子 性味归经:甘、苦、辛、涩,平。归肺、肾经。 功效与应用: 一、化痰定喘 1.收涩作用 (1)敛肺平喘?肺气耗散的喘咳或气逆的咳嗽日久 (2)兼能化痰?喘咳痰多,实证,外感等 2.通过抑制呼吸中枢止咳,含氢氰酸有毒,用量不宜过大(生品易中毒) 二、止带固精缩尿 1.带下、白浊 2.遗精、尿频、遗尿 矮地茶 药材来源: 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 全株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与应用: 一、祛痰止咳平喘 1.止咳祛痰兼能平喘 2.药性寒凉,治疗喘咳无论寒热均可使用 3.作用机理:中枢神经镇咳?干咳 4.祛痰: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除 二、清利湿热  湿热黄疸、水肿 三、活血化瘀 1.活血化瘀,通血脉?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2.活血化瘀,通经?血滞经闭 洋金花 药材来源: 茄科植物白曼陀罗的 花 性味归经:苦,温。有毒,归肺、肝、心经。 功效与应用: 一、平喘止咳 1.平喘镇咳力强,成人或年老喘咳无痰或痰少,而其它药乏效者多用,尤其适宜于寒性哮喘。 2.机理:抑制呼吸中枢的麻醉性镇咳平喘药,只能控制症状,不能消除病因,单纯性喘咳无痰多用。 二、麻醉止痛 1.有良好的止痛作用,且作用部位广泛,可用于多种疼痛证。 2.但是必须病因明确,病因不明的疼痛,不可擅自用止痛药。 用法用量: 1.内服:汤剂――0.3~0.5g 2.入丸散剂,0.1~0.2g 3.每日剂量不能超过1.5g 使用注意:有毒,具有成瘾性,应严格控制剂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海蛤壳、海浮石、瓦楞子均能软坚散结,治痰火郁结成块的痰核、瘿瘤、瘰疬。但海蛤壳、海浮石性寒,能清热化痰,亦治痰热咳喘;而海蛤壳、瓦楞子煅用又能制酸止痛,治胃痛泛酸;瓦楞子性平,又能消痰化瘀,治痰瘀互结之证。          礞石 礞石咸平质重,善能下气坠痰,平肝镇惊,多用治顽痰、老痰胶结气逆咳喘之实证及痰火内盛之癫狂、惊痫。 海藻 昆布 海藻、昆布均能消痰软坚、利水消肿,常相须为用,治瘰疬瘿瘤、脚气浮肿、水肿等证。然海藻力较缓,昆布力较强。 胖大海-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概述 以解轻或制止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常用于治疗咳嗽证和喘证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 导致咳喘之证的病因颇多,既有外感所致,又有内伤诱发,并有寒热虚实之异。“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1、咳嗽: 2、喘: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药物均有止咳或平喘功效,主治咳喘证。 清肺止咳或泻肺平喘 化痰止咳或化痰平喘 润肺止咳 1、药性:四个药偏寒凉(马、枇、桑、葶),其它是温性 2、药味:苦味为主(泄肺气、清热),少数涩味(兼有收敛作用) 3、归经:肺经(喘咳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肺)    (敛肺止咳) 4、升降浮沉:沉降 5、毒性:白果、洋金花有毒,苦杏仁有小毒 四、配伍 1、解表药:外感风寒、风热 2、清热药(热喘) 3、温里药(寒喘-温肺) 4、润肺药(燥咳) 5、化痰药 6、随证配伍: 四、配伍应用 1、解表药:外感风寒、风热 2、清热药(热喘) 3、温里药(寒喘-温肺) 4、润肺药(燥咳) 5、化痰药 6、随证配伍: 一、既能止咳又能平喘的药物 苦杏仁、紫苏子、马兜铃、枇杷叶、 矮 地茶、洋金花 二、长于止咳的药物 百部、紫菀、款冬花 三、长于平喘的药物 桑白皮、葶苈子、白果 苦杏仁 药材来源: 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 成熟种子 性味归经: 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与应用: 一、止咳平喘  多种咳喘证 1.主入肺经,于既降肺气又兼宣肺之功,具有良好的止咳平喘作用,为治咳喘之要药。 2.药性平和,对咳喘之证,无论外感内伤,寒热新久,皆可配伍应用。因其性微温,临床多用于对寒证的治疗。多与麻黄相使为用,提高疗效。 3.兼能润肠,因此,咳喘兼有便秘者最为适宜。 4.止咳机理:苦杏仁甙分解后产生的少量氢氰酸,它能抑制咳嗽中枢起镇咳平喘作用。 5.通过配伍,用于治疗多种咳喘证。 配伍: (1)风寒咳喘,可与发散风寒、宣肺平喘之麻黄、紫苏等药配伍; (2)风热咳嗽,与桑叶、菊花等发散风热、清肺止咳之品同用; (3)燥热咳嗽者,配伍桑叶、贝母等润肺止咳药物; (4)肺阴不足,可配伍滋阴润肺之品 (5)咳喘日久不止者(肾不纳气),常与补肾纳气药物同用。 二、润肠通便  肠燥便秘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