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假设医生宣告我生命只剩下3个月
假設醫生宣告我的生命只剩下3個月 組別成員:機械 李穎卓 組長 生科 陳重安 材料 李正宇 機械 吳健任 會資 黃仁彥 材料 陳政宏 材料 陳子謙 大綱 死前要做的99件事 相關報導癌媽生前告別式 美麗人生優雅謝幕 慈濟志工黃順益 罹癌確不改其志 最後的演講 追逐日光 組員的心得 結尾 資料來源 大綱 曾經有人找了1000個人作了這樣的調查,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是不是願意提前知道你準確的死亡時間,而所獲得的答案是,96%受訪的民眾皆選擇回答不願意,我想或許是大家都對於未來有很多的期待,也很不少的願望想要去實現。 應該說人活在這世上,如果不是內心有許多的「遺願」,那麼這個人活著可以說跟行屍走肉沒什麼差別,而如果像是癌症末期的病人一樣,被宣告最多只能活半年或者一年的時候,那無疑是一種生不如死,就如同預先判了死刑一般,每天都在煎熬等死,而身邊的人還會一直提醒你,保握所剩的生命,因為時間不多了,這更是宛如搧風點火,一再的刺痛已經受傷的心靈。 如果生命只剩短短的數個月,因該用微笑度過還是用進一切力量完成自己的夢想? 如果真有這麼一天,你會不會這麼惶恐,會不會這麼恐懼,會不會這麼遺憾以及不甘心? 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書》是從某一種假設的信仰,對於生命的假設,但是無法證實,這樣的做法可以處理生死問題。 死前要做的99件事 有一本書「死前要做的99件事」假設換做事你會怎麼作,並列出99個想做的事,會不會覺得只有三個月是不是不夠呢? 此書集結普通人與名人對生命的感悟和生活的體驗,認為生命中一定要做的99件事。 這是一本啟發幸福的書,提醒你徹底感悟生命意義與生活價值,無論生命長短,都提醒你活著的每分每秒必須用心,將每天當作人生的最後一天。 相關報導癌媽生前告別式 美麗人生優雅謝幕 現年36歲的張雅萍,去年7月意外發現罹患肝癌末期,當時醫師宣告她只剩下3個月的生命,但她「心念一轉」決定要為自己舉辦很特別的生前告別式,甚至還去上國標舞課,如今已過了3個「3個月」。 她在中市僑園大飯店辦了場席開13桌的生前告別式。為了豐富告別式的內容,她還特別去上了10堂的國標舞課程,在自己的告別式上現學現賣,贏得滿堂喝采!她也勇敢向老媽說出:「我愛妳!」張雅萍表示,剛聽到生命已進入倒數計時的噩耗時,也曾經不甘心,但只沮喪了一週,轉念一想,既然只剩下3個月,為什麼不讓自己所剩不多的日子活得更精采?生病前她是一家音樂教室的負責人,為了賺錢,她沒空陪兒女,也嫌丈夫不夠愛她,但是在得知罹癌後,她在學生家長的介紹下,參加新時代賽斯教育基金會台中分會舉辦的心靈成長課程,聽到基金會董事長、精神科醫師許添盛一再強調:「癌症不是絕症,它是一種提醒,讓患者有機會調整人生觀,提升生命品質。」 心念一轉,珍惜擁抱生命。她也因此發現,過去自我價值低落,才需要汲汲營營賺錢工作,證明自己,但一直沒有家庭生活,她並不快樂;如今她已可以坦然面對一切,包括死亡。遇見不開心的人事物時,懂得轉念,讓心情開闊、親子關係變好,也發現丈夫其實很愛她,雖然仍須靠嗎啡止痛,但她把握每一天,人生才會無憾。 張雅萍於2009年10月15日因肝癌病逝(節錄自:自由時報 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 慈濟志工黃順益 罹癌確不改其志 屏東枋寮慈濟志工黃順益,三年前罹患鼻咽癌,癌細胞擴散,在去年往生。加入慈濟將近二十年,黃順益與妻子在枋寮地區,帶動許多人 加入行善的行列。在生病期間,他拖著虛弱身體,天天做環保,住院化療還鼓勵其他病人要勇敢面對病魔,這位樂觀的生命勇士,生前決定捐出大體,他的選擇讓生命付出到最後一秒。 大愛新聞台 西元2009年10月04日 一本書名叫「最後的演講 The Last Lecture 」 蘭迪.鮑許是一位熱情、風趣且教學認真的大學教授,在46歲時被診斷出罹患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胰臟癌。隔年8月(2007年),醫生說他的癌症已經轉移,可能只剩下三到六個月生命。9月,蘭迪教授應學校之邀發表了一場演說,這場演說讓現場400個人笑聲不斷,也讓不少人流下淚來,後來網路大量流傳,在全球各地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蘭迪教授所傳達的訊息之所以如此撼動人心,是因為他以誠懇、幽默的態度去分享他獨特的經驗。他談的不是死亡,而是人生中的重要議題,包括克服障礙、實現兒時夢想、幫助別人實現夢想、把握每一個時刻…… 本書不僅是獻給天下所有的學生、教師、父母以及擁有夢想的人,其實也是蘭迪教授打算在未來20年要教給三個年幼孩子的事情。 以下是書中看到一些不錯的句子 我們改變不了事實,只能決定自己要怎麼因應。我們改變不了上天發給我們的牌,只能決定怎麼打這手牌。 我們如果每天都把時間花在提心吊膽,這樣是沒有幫助的。 關於時間管理,時間必須受到明確管理 ,就像金錢一樣。不要 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