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docVIP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窒息 琐屑(xiè) 恣睢(zì) 狼奔豕突 B.徒然 徜徉(cháng) 颓唐(tuí) 俯首帖耳 C.狼籍 踌躇(chú) 贮蓄(chǔ) 沁人心脾 D.描摹 倏忽(shū) 屏气(bǐng) 面面相觑 2.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天边偶尔_______着淡淡的白云,像什么神仙画家从天庭跑过。信手运笔,轻轻______在青山之旁,蓝天之上。又像从别的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若飞,若停,______,_______。 A.飘浮 抹 吸之若来 吹之若去 B.漂浮 描 吹之若去 吸之若来 C.飘浮 抹 吹之若去 吸之若来 D.漂浮 描 吸之若来 吹之若去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班长,倾听着他的报告。 B.“海绵绿道”通过植被规划、人工湿地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净化东湖水体,促进东湖生态系统的修复。 C.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宣传、推广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D.深圳大学城体育中心在设计上结合了充分的地形地貌特点。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似乎武断了一点,但对读者和作者却不无补益,于读者应独立思考,于作者应实事求是。 B.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常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C.科学在我们身边。无论是对科技、教育政策的阐述,还是对现代科技的探索;无论是开拓者的梦想,还是成功者的荣耀,无不闪耀着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光芒。 D.“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扎扎实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群白鹭在老家繁衍生息的愿望,一定能早日实现。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孔子赞赏的中庸 《吕氏春秋》记载的一则故事说:鲁国有一项政策,如果有鲁人在其他诸侯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能够将其赎回来,可以从政府领取所费的金钱。子贡有一次从外面赎回了一些人,他是富豪,不在乎那些钱,或许也觉计较那些钱有损于自己的清德,于是就推让不受。这本来可以理解为高尚的行为吧,却遭到孔子的批评。因为普通人并不像子贡那么有钱,让他们自己掏腰包赎人,政府给钱也不要,他们会感到为难,结果只能是视而不见。鲁国一项很好的政策,却因为子贡的“高风亮节”,在实质上遭到了破坏。而更严重的是,这还损害了鲁人的道德风俗,因为人们将逐渐习惯自己的冷漠。 孔子对子贡的批评,包含了一种既简单又深刻的思考:道德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维护某种公众利益,如果脱离实际的可能去提高道德标准,将道德自身视为目的,其结果足以破坏道德存在的基础。 《论语》中有一段对话也值得一说。有位“叶公”告诉孔子:他的家乡有个做父亲的偷了别人的羊,儿子就去告发,大家都认为他很正直。孔子针锋相对地说:我们那里对正直的看法不是这样,我们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正直就在其中。对孔子的这段话历来有很多争议,现代更有人严厉批评这是以亲情破坏法制。但其实孔子的意见牵涉到法律与伦理的一些根本的问题。 在孔子看来,亲情是人类的天性,维护亲情也就是维护社会伦理的根本基础。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相互告发,其带来的伦理损害要远远大于偷羊之类错误行为所带来的伦理损害。用孟德斯鸠的话来说,就是:“妻子怎能告发她的丈夫呢?儿子怎能告发他的父亲呢?为了要对一种罪恶的行为进行报复,法律竟规定出一种更为罪恶的法律?为了保存风纪,反而破坏人性,而人性正是风纪的泉源。” 当然,中国古来有“大义灭亲”之说。问题是“大义”必须大到超过维护亲情的必要。所以孔子谈论“父子相隐”的道理,取的是“攮羊”这样的例子。你不能说孔子不反对偷羊,但这和“大义”毕竟还有很远的距离。“文革”年代官方鼓励人民相互揭发,芝麻绿豆、扯屁撒谎皆往“大义”上靠,弄到夫妻在床上关了灯都不敢放胆胡说,这时想到“父子相隐”,会明白它的道理了吧。 《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经过蒲地去卫国都城,当地有公叔氏发动叛乱,阻止孔子去卫,意思大概是怕对自己有所不利。于是孔子答应和他们立下盟誓,离开蒲以后不去卫。结果才出东门,孔子就下令车子向卫驰去。子贡疑惑地问:这不是背盟了吗?孔子淡然一笑,洒脱得很:受要挟订下的盟誓,不管用的。用现代法律的概念来说,就是在不能表达本人真实意志的情况下签订的文书不具法律效果。 上面说的三件事,性质都有些不同,但都表现了孔子的一种性格特点、思想特点,就是不用极端的、偏执的态度来看待道德问题。我对孔子,不像有些人崇敬得那么厉害,但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