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内镜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68例分析
鼻内镜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68例分析
作者:张廷录 孙雪峰 王晖 刘新彦 王会宾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鼻炎/变应性/常年性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抗原、抗体有关,也与鼻腔的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有关。此病治疗方法较多,但目前尚无特效、理想的方法。我科在鼻内镜下应用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68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601—20080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门诊收治的6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男38例,女30例;年龄18~65岁,平均38.5岁;病史3~20年,平均6年。临床症状有反复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水样涕。鼻内镜检查发现鼻腔粘膜苍白水肿,下鼻甲肥大,其中10例有不同程度中鼻甲和/或下鼻甲息肉样变。有鼻前庭炎、急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腔出血倾向、糖尿病未控制、高血压、冠心病及孕妇除外。
1.2 诊断及疗效标准 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制定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1]。
1.3 方法 患者仰卧位,用含0.1%肾上腺素的1%的卡因棉片行双侧鼻腔粘膜表面麻醉3次,每次间隔3~5min。采用美国MSI公司生产S500L型射频消融治疗仪,选择功率为13W,时间持续0.2min。在鼻内镜明视下,先行双侧鼻丘低温射频消融治疗;然后于鼻中隔前上方筛前神经走行处进行消融治疗,注意两侧不应在同一平面操作,以避免中隔穿孔;于中鼻甲选择1~2个点进行消融治疗;下鼻甲肥厚及息肉样变者视病变程度选择2~3点进行消融治疗,使粘膜变白为度。
1.4 术后处理 治疗后无出血,当晚可出现反应性水肿,鼻塞,可用1%呋麻液滴鼻,口服抗生素等药物。术后1周内可出现伪膜,引起鼻塞,可用1%呋麻液收敛后取出,或自行轻轻擤出,伪膜排出鼻腔通畅,鼻甲缩小。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6个月随访时判断疗效。
2 结果
显效38例,有效2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无术后出血、鼻腔干燥及下鼻甲萎缩等并发症。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腔粘膜的Ⅰ型变态反应,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通过变态反应引起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腺体分泌增多等病理改变,导致鼻塞、鼻痒、喷嚏、清水样涕等症状。反复发作可引起鼻甲粘膜肿胀、肥厚、增生,甚至息肉样改变。临床常应用抗组胺药物及外用激素鼻腔喷雾治疗,但药物依赖性强,停药后易复发。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多主要受到副交感神经调控,阻断副交感神经则会抑制血管扩张和减少腺体分泌,从而减轻症状,减少发作。鼻丘及相对应的鼻中隔部位均为筛前神经主要走行分布区,阻断后可降低副交感神经的传导。射频低温消融鼻丘及对应鼻中隔面,阻滞筛前神经传导功能,使鼻腔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或消失,血管舒张减轻,腺体分泌减少,从而过敏症状减轻或消失[2]。
低温射频消融是使射频探头与组织内的电解质液形成等离子体薄层,使组织在低温下(50~90℃)打开分子键,以分子为单位逐渐解体,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和氯化物,导致组织凝固坏死,坏死组织吸收后纤维组织修复产生疤痕[3],鼻甲缩小,缓解鼻腔阻塞。
由于射频消融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实现,所以对周边组织的热损伤降到了最小程度,与激光、微波等通过高温热效应分解组织的方法相比,此方法的优点是不会使组织炭化,也不损伤周围及深层组织,且可立即减少组织容积,使鼻甲缩小,同时保留鼻纤毛功能[4],避免鼻腔干燥、萎缩性鼻炎的发生。无效1例,术后随访6个月下鼻甲仍肥厚肿大,考虑与下鼻甲骨增生有关。
在鼻内镜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视野清楚,表麻下进行,治疗部位准确,鼻腔粘膜损伤轻,痛苦小,并发症少,门诊可完成,近期疗效可靠。对于长期疗效的判定需进一步观察随诊。
【参考文献】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
2 Lin HC,Lin PW,Su CY,et al.Radiofrequency for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refractory to medical therapy[J].Laryngoscope,2003,113:673678
3 Powell NB,Riley RW,Guilleminault C,et al.Rediofrequency tongue base reduction in 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A pilot study[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9,120(5):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坑支护内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doc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游戏》课件(整套)教学PPT(2024年秋-新教材).ppt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游戏》教学课件(整套)PPT(2024秋-新教材).pptx VIP
- GBT6058-2005 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制备和内压试验方法.pdf
- GB╱T 23711.1-2009 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电火花试验方法.pdf
- 7m焦炉推焦车的结构特征.pdf
- 研发领料单模板.docx VIP
- 辽宁省技工学校审批表.doc VIP
- GB 26501--2011 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 通用技术条件.pdf
- 施工放样报验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