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诱导信息动态均衡配流模型.docVIP

基于多源诱导信息动态均衡配流模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多源诱导信息动态均衡配流模型

基于多源诱导信息感知的动态均衡配流模型 多源交通信息是智能交通诱导的基础,实现路网均衡配流是实施交通管理的最终目的。因此,动态交通配流问题一直是智能交通研究的核心,从国外学者Merchant和Nemhauser[Merchant D K, MemhauserG L. A model and an algorithm for the dynamic traffic assignment problems. Transportation Science, 1978 (12):62~77Carey M. Nonconvexity of the dynamic traffic assignment problem. Transportation Science,1992,(26B):127~133Wie B,Tobin R. The augmented lagrangian method for solving dynamic network traffic assignment models in discrete time. Transportation Science,1994,28: 204~220 Ng. Manwo和Waller,S Travis[NgManwo,Waller,S Travis.Dynamic Route Choice Model in Face of Uncertain Capaeities] Adam J.pel,Miehiel C.J.Bliemer和Serge P. Hoogendoom[Hybrid Route Choice Modeling in Dynamic Traffic Assignment]国内石小法王炜[石小法王炜 Shi Xiaofa,WangWei. A Users Equilibrium Assignment Model for Dynamic Traffic Network.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0,30(1):111-116.]等分别从不同方面对动态配流模型进行过研究,但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单纯从管理者角度出发考虑配流问题。Moshe E·Ben-Akiva和Owen Jianwen Chen Stackelberg的博弈模型[CHEN O J,BEN-AKTVA M E.Game-theoretic formulation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dynamic traffic Control and dynamic traffic assignment[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617,1998,1617:179-188.]过于理想的出行者的自主性。董斌杰静态诱导信息下的出行者路径选择模型[董斌杰,李克平,廖明军,王衡.诱导信息下基于博弈论的路径选择模型[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1):88-91.],李艳君单一控制、单一诱导以及诱导与控制协调的三种管理模式下的博弈模型[25]李艳君.基于博弈论的交通控制与诱导一体化模型的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28-60.]。, 图1 动态配流方案的形成 2动态配流模型 基于以上对交通管理者与出行者之间动态关系的表述,建立双层规划模型对道路网络中的动态配流问题进行微观描述。 2.1管理者配流模型P1 (1)模型符号定义: 假设节点集起点集、交点集、终点集用表示起点或交点,表示终点。—表示以点为起点的有向路段的集合—表示以点为终点的有向路段的集合—t时刻路段的流入率—t时刻路段的流出率—t时刻存在于路段的车辆数;—t时刻路段的交通阻抗,与路段交通流入率有关; —转换系数,即单位时间的价值,元/小时;—平均每辆车单位里程行驶费用值(耗油费用),元/车·米—t时刻存在于路段上的到终点的车辆数;—t时刻路段上的到终点的车辆流入率;—t时刻路段上的到终点的车辆流出率;—t时刻节点到终点所产生的新的流量—表示路段的最大车流密度(veh/km); —表示路段的最大流出率约束; —表示路段的长度(km); 根据系统最优原理,作为管理者的动态配流诱导系统应满足以下条件: (1) (2) (3) (4) (5) (6)or (7) (8) ( ( (路网总的广义出行费用路网总的出行时间整个路网的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