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心理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众心理学

“活在当下”的人会快乐吗?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顾剑 《大众心理学》2013年第5期(总第249期) “活在当下”的忠告一直很流行,美国的心理学家芭芭拉?狄?安吉丽思1994年底出版《活在当下》[1]一书,在纽约时报的排行榜上,连续上榜二十多周。她在此之之后兴起了活在当下的狂潮,包括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等等众多的《活在当下》纷纷出版,成为一种流行。为什么“活在当下”会让人感觉快乐呢? 禅宗认为,物我两忘为快乐至境,“活在当下”就是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活在任何空间就无我地把自己溶入那个空间,观花时是花,淋雨时是雨。就像一粒盐溶入一桶水一样。盐溶入水,把自己化为亿万个分子,自己虽然消失了,但每一部分的水都有咸味。在时空的水桶里,再也找不到自己。这就是“佛”所生活的“彼岸”世界。人应该像一艘随着时空而流的船,水到哪里,船就到哪里,人就到哪里,心就到哪里。只有这样人才能进入极乐世界。而一般人处在“此岸”世界有主观上的我,他们处在任何时空,就像一根针掉进一桶水一样,永远保持着自我,不肯溶入时空的水中。这就是痛苦的根源。 禅宗的“活在当下”虽然诱人,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一件东西,就必须舍弃另一件东西。做出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活在当下”作为一种决策,必然是以牺牲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为机会成本的。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因为不知道今天的结局,当初就那样了;如果早就知道今天的结局,当初就不会那样了。所以,没有大局观,眼前的快乐是不持久的。所谓“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当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无不正也。”自然的过程肯定是先痴迷再悔悟。当你悔悟的时候实际上结局已定了,你不如在这个事前去想到事后,这样你的视野就会比较清晰。一个人如果不是从一岁活到八十岁,而是从八十岁活到一岁的时候,那么三分之二的人都可能成为伟人,因为很多道理是在终点才明白的。因此,活在当下,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有可能掩盖问题。小孩看见一颗野花那可以流连忘返,但是一个上班途中的白领,如果也对路边的野花流连忘返的话,结果也许不太妙。考虑问题只有从结果(未来)开始看,才会发现全新的一种思考问题方式。 庄周《庄子?齐物论》说: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很喜欢猴子,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懂得猴子们的心意,猴子们也能够了解那个人的心思。那位老人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猴子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猴子们吃橡粟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们不听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们:“我给你们橡粟,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猴子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橡粟,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够吗?”猴子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服服帖帖的了。我们为什么会嘲笑猴子呢?我们与其说是嘲笑猴子猴子不会算术,不如说嘲笑它视野不够宽。有个成语叫“鼠目寸光”,猴子的眼界比不上人的眼界更宽广。早晚在人这里,同属于当下。但在猴子那里,只有早上是当下,晚上未必太遥远了。时间的视野不同,事物的本质就不同。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当我们在嘲笑猴子的时候,我们也在嘲笑自己。我们常人大多数没有超脱“当下的迷局”。庄子告诉我们,早上、晚上是一个整体。早上想要多一点,晚上就会少一点;早上少一点,晚上也就多一点。有的人年轻的时候吃了很多苦,但是成年的时候,就比别人多很多生存的能力。有的人小时候太宝贝,成年的时候就娇生惯养能力平平。 医学实践已经证明活在当下的代价。在20世纪30年代,一位叫做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兹(Antonio Egas Moniz)的葡萄牙医生找到了一种让情绪激动的精神病患者平静下来的方法。他的灵感来自于一种叫做“额叶切断术”的新型外科手术,这种手术利用化学和机械的手段破坏了额叶的部分组织。人们在猴子身上实验了这个手术。在手术前,如果有人把它们的食物拿开的话,这些猴子会非常愤怒,但是,在手术后,对于这样的挑衅行为,猴子们却可以保持心平气和。埃加斯?莫尼兹在自己的人类患者身上实验了这个手术,并且发现它可以起到同样的平静情绪作用。莫尼兹还因此而获得了1949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破坏额叶的某些组织已经成为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治疗焦虑和抑郁的常规疗法。缺少额叶的确能够使有些人看起来活得更好了,额叶某些部位的损伤能够让人平静下来,但是代价是计划能力的缺失。“焦虑”和“计划”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当然,它们都是由对未来的考虑所激发的。当我们预见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的时候会感到焦虑,而我们通过想象自己将要如何展开行动来进行计划。做计划要求我们能够洞察自己的未来,而焦虑是我们预见到未来结果之后可能产生的反应。只有额叶的损伤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