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之咏物言志(教师)
诗歌鉴赏之咏物言志诗
一、概述
诗歌形象即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一般分三类:一是人物形象,既可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也可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二是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三是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大自然中的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的描绘或欣赏,来抒发作者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的诗歌。这类诗有的以物喻人,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如曹邺的《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也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用大老鼠来比喻、讽刺剥削者。有的托物言志、咏物抒怀,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是用象征、比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的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如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了作者追求清廉正直,不为浊世之风污染的高尚情操。有的描摹情态,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如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中海棠就是诗人本人,其爱花、惜花之情极为深切,可感触到诗人豁达洒脱的胸襟。
(二)咏物诗常见物象:
1.蝉:悲凉或品行的高洁。
2.梅花:代表高洁人格。
3.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4.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为隐者所爱,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
5.菊花:傲霜之花,隐逸、高洁、脱俗。
6.莲花:代表高洁、雅致、宁静等。
7.东风:旷达、欢愉、希望。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8.水仙:玉洁冰清,高贵清雅。
9.凤凰:品行高洁,志向远大。
10.兰花:高洁、君子之德
11.杨柳:离情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
12.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三)咏物诗常见主题:
1.抒写自己清悠闲适、不慕富贵的心情。如陶渊明咏菊
2.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如陆游咏梅
3.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性,抒发孤芳自赏,不慕权贵的情感。
4.寄托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5.思念故乡,表达自己凄苦孤;人生不得意、无人理解的哀伤之情。
局部有象征、拟人、比喻、对比、衬托、双关等。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的心愿和高洁磊落的襟怀。南宋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以凌寒傲霜的菊花象征自己坚毅不屈的爱国情怀。
(五)咏物诗常见语言(风格):生动形象、凝练简明、含蓄委婉? 咏物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物喻人、形神兼似的咏物诗,如陈维崧的《醉落魄·咏鹰》(07年安徽卷);另一类是描摹形象、只求形似的咏物诗,如骆宾王的《咏鹅》。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2、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 3、答题步骤:
?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形、声、色、神);
?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由物到人,由实到虚?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 【答案】(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 (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 (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例2(09天津卷):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2)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答案】(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考点】 鉴赏诗的内容,理解主旨。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理解咏物诗就要抓住作者所吟咏事物的特征。诗中作者着力描绘的形象是“竹”,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