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铃铃声中的送报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滴铃铃声中的送报人.doc

滴铃铃声中的送报人 滴铃铃、滴铃铃!每天清晨,车铃声一响老人便打开房门接过一份报纸。偶尔没听见铃声或是抽不开身,送报人会把报纸塞进他的报箱。 有一天老人等了好一阵也没听到铃声,便走出门来边活动筋骨边等送报人。他对报纸有份特殊感情,报纸是他退休后必不可少的伴侣。他看所有的版面,大新闻、小消息、逸闻趣事包括生活知识。 老人儿时也卖过报纸,清早从报馆取来报纸趁上学前在桥头十字路口卖。虽说买报的人很少,也能赚来买书纸文具的钱。 有一次他赚得很多,那是一天太阳开始西沉的时侯。日本鬼子投降,报馆印了《号外》,他是卖号外赚的。是红纸印的,四张信纸那么大,右边有《号外》两个大红字。那时没有广播也没有收音机,平日每“号”,就是每日只出一张报纸;特别重要消息临时出一份小“报纸”叫做《号外》。他是第一次卖《号外》。 终于把日本鬼子打败了,他多高兴呀。他父亲就是被鬼子飞机炸死的,连房子一起没了。 他拿着一叠《号外》连跑带跳往十字路口去,边跑边喊:“日本鬼子投降啦,日本鬼子投降啦!” 开始时没人在意,八年苦日子熬得麻木了。一刹那之后人越来越多,大家一明白过来就抢着买《号外》,不多久他被团团围住,有的连零钱也不要找,有的拿钱往他包里塞后抢张《号外》便跑。有的走了又回头再买。大概是让人家“抢”去,或者多买一份留作纪念吧。 街口挤满了人,一大堆人推过来搡过去。终于全栽倒了,他被压在最底下。一人塞给他一大把钱,把他的《号外》抢了过去,这许多人才散开,去围那个人买。他把满地的钱捡起来,这天真赚了不少呀。 他活动了好一会送报人也还没有来。老人忽然回到抗日胜利那日子的回忆里。那个晚上非常热闹,一张张脸都笑开了花,通宵达旦的人来人往,家家户户和商店门楼都挂着有“普天同庆”字样的灯笼。 路上有踩高跷的、舞狮子的、舞龙灯的,有举着彩旗的,还有抬着菩萨举着万人伞和火炬的,黑无常和白无常也出来了。 他平日很怕黑无常和白无常,尤其白无常的样子好可怕,板着瘦长严肃的脸,个头又高又瘦,有好几个人那么高,很长的白眉毛,又高又尖的帽子,走路时晃悠晃悠,晃荡着两只僵硬大手。 这天他竟然不那么怕了,还近前摸了一下白无常的手。街上锣鼓丝竹声阵阵,鞭炮声不断,“二踢脚”一个个哧啪、哧啪钻上天空“啪”“啪”“啪”声不断。 老人活动筋骨一阵之后,送报人的车铃声还是没有响。他又继续想从前的事……父亲被鬼子飞机炸死后,他和母亲相依为命,靠母亲帮人家绣花洗衣度日。他初还没结束就去了报馆做事,烧水扫地打杂,还抽空卖报。报馆就在他家对门的老祠堂里。 他的本家叔公看守这个老祠堂。祠堂门口有一对石狮子,他儿时常常和邻居一人爬上只石狮子玩,把它们当成马骑。 大门两旁各有一只鼓形的石块,叔公告诉他那叫做“避羞石”。祠堂祭祀时候族里的人都要来,有些人年纪大辈分小,进门时见到比自己小得多的也要叫叔叔、叔公,便赶快往避羞石后面躲。也有些人自己没有功名不好意思见小辈,便也往避羞石背后躲。 为照顾他孤儿寡母的生活困难,他叔公帮他说人情去卖报,以后又帮他进了报馆做事。 叔公是前清秀才,没有功名但颇有学识,祠堂祭祀的仪式都是由他叔公主持。点好香烛,放好供品,斟好酒,便领着家族里的人祭祀、跪拜。 去的都是一些辈分大的,或者是身份高的。有的穿长袍马褂戴瓜皮帽,有的满头白发,有的留着长长的胡须,他们一起在祖宗牌位前跪跪拜拜。叔公好像是在唱歌,声音朗朗,呼着大家一起一落,大家全听他的指挥。 叔公爱穿白大褂,留一小撮白胡子,常常在祠堂院子的婆娑竹林下朗读。叔公拿些书给他看,还讲给他听。他问叔公秀才是什么官,叔公告诉他:“秀才非官也,秀才者优秀之才。” 叔公告诉他,过去的人都读私塾,成绩优秀的才可以考进府学、州学、县学而成为“生员”。生员便可以进京应考,争得一、二、三名的叫做“状元”“榜眼”“探花”,中了状元的,皇上和大官还召去家里做乘龙快婿。戏里秦香莲的老公就是中了状元,皇上把他召去做了女婿,后来就忘恩负义抛弃糟糠之妻。 他后来去了外地工作,再后来又来到了这个城市。退休后他订了一份报,而且每年要换一种。有一年正打算换,送报人来晚了,他等了好一会儿那人才拐着腿来了。原来腿受了伤走来送报的。 他没对送报人说不订他的报,不好意思开口。又两年过去,这次是一定要换,那么巧,那人又来晚了。 正沉思时,一辆电动车往他家门口来。不是那个送报人,是个女的,车后座搭了个身上蒙着风衣的,他有点奇怪。 原来是送报人病了,妻子用电动车带着他。她说丈夫病了很着急,知道家家户户都等着报纸,尤其老人们。她不知道往哪里送,所以丈夫搭电动车来。他没有开口不订他的报纸了。 滴铃铃!滴铃铃!这几天那送报人又来了,还是老人把房门打开接过一份报纸。他们相对望了一眼,一个似乎在说感激的话,一个似乎想对他说,我也送过报的。 ??老人看着送报人的背影,听着远去铃声,又沉入往日的回忆中。

文档评论(0)

changlipo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