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曲民歌传承现状的调查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河曲民歌传承现状的调查研究.doc

中文摘要 河曲民歌作为山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它们记录了历史的演变,映射了当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心路历程,河曲民歌在整个西口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内涵与意义。作为一个鸡鸣三省的地区,河曲民歌还是研究东西路二人台的重要依据,如山西府谷、内蒙古二人台等。河曲民歌成为西口文化交流的产物,为西口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也为山西民歌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因而河曲民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艺术价值和传承价值。 河曲民歌流行于河曲县及晋西北,辐射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地域。河曲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界偏关、五寨,南界岢岚、保德,西、北隔黄河分别与陕西、内蒙相邻,是一个“一鸡鸣三省”的特殊地区。由于地处黄河弯道,河曲历史上交通阻隔,土地贫瘠,旱涝无定,老百姓灾难深重。这一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当地老百姓每年春去冬回,到内蒙古大青山、河套一带打短工、拉长工的“走西口”生活生产方式。 自古以来,民歌的传承方式都是口耳相传,随着传媒的发展进步,很多谱例、音频、视频已经存在,因此当前的传承方式不应局限于口耳相传。虽然大众传媒发达,但是传习者还是日益递减,人才青黄不接,河曲民歌几乎濒临灭绝。自2006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备受重视,大家都极力抢救濒临灭绝的艺术,仍然不见成效。本文通过河曲民歌的传承方式、特点调查、以及高效开设河曲民歌的现状调查,试行将河曲民歌推广到高校课堂,解决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民歌的传播与传承。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等多样化的冲击下,河曲优秀传统文化也受到严重影响,河曲民歌已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在国家高度关注和各界人士的推动下,2006 年,“河曲民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自上而下形成了保护与传承河曲民歌的良好氛围和有效机制。河曲民歌是音乐文化发展和传承的基础,笔者认为,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河曲民歌传承体系乃当务之急。随着人民生产方式、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的变迁,音乐文化的内容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在此背景下,欲促使笔者进一步探讨河曲民歌的当代传承情况,以期寻求其在变迁中产生各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河曲民歌 传承 对比研究 Abstract Key Words: 目 录 1 绪言 1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1.3研究方法 3 2 河曲民歌概述 4 2.1河曲地域文化概述 4 2.2河曲民歌概述 6 3 河曲民歌传承途径调查 12 3.1河曲县民歌艺术团传承途径调查 12 3.2民间班社传承途径调查 21 4 专业剧团与民间班社的对比调查研究 26 4.1地理环境 26 4.2 语言 26 4.3 宗教 26 5 河曲民歌传承的思考与建议 28 5.1明确保护对象,完善民歌的运营机制 28 5.2 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 28 5.3培育河曲民歌网络传播的土壤 29 5.4建立河曲民歌信息资源库,不可低估现代传媒 30 5.5引民歌进校园,拓展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31 参考文献 37 1 绪言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众所周知,民歌是最能够全面的展现地方特色的元素,数百年的发展使得河曲地区成长为山西西北地区具备浓郁西口文化的地带人们勤劳、朴实,创造了光辉的历史,并留下灿烂的文化遗产,河曲民歌是其历史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显而易见,河曲民歌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它们将历史的演变过程,当地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心路历程展现的淋漓尽致,河曲民歌在整个西口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鸡鸣三省的地区,河曲民歌还是研究东西路二人台的重要依据,如山西府谷、内蒙古二人台等。河曲民歌成为西口文化交流的产物,为西口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也为山西民歌、二人台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河曲民歌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艺术价值和传承价值。 选题依据:在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其文化、价值以及生活方式目前也正在一步步的冲击着河曲的传统文化,目前来看,河曲民歌已经面临继续发展的困境,在政府以及社会力量的协助下,河曲民歌在2006年列入了非物质遗产名录当中,至此,自上而下形成了保护与传承河曲民歌的良好氛围和有效机制。河曲民歌可以说是音乐文化的基础,在本文看来,构建起能够持续发展的河曲民歌传承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伴随着当前生产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音乐文化在内容上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动,受此影响,本文决定对河曲民歌的传承进行分析研究,探寻其发展变迁过程当中的一系列现状,及早就的原因、方法等。 研究目的:笔者了解到,目前,有一些高校开设民歌课程,河曲民歌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就河曲民歌的传承行为、途径进行阐述,从而找出河曲民歌没落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一方面传播西口文化,另一方面通过河曲民歌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