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其求治于己病之后
与其求治于己病之后,不如调养与未病之先
中医“治未病”重在调养心神的方法,与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不谋而合,是中医“治未病”的核心内容。笔者总结调养心神六法〔养气固精壮神法、静心寡欲养神法、调心顺志宁神法、修德养性安神法、健脑益髓培神法、怡心畅意悦神法〕以供同仁在“治未病”工作中参考
关键词:治未病;调养心神
中医“治未病”重在调养心神的方法,与现代健康领域的许多观念不谋而合,是中医“治未病”的核心内容。调养心神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致、调济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增强抗病能力。调养心神的方法有许多,笔者总结以下方法,以供同仁在“治未病”工作中参考
不想长病,是每一个人的愿望,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很多人都是等到有了感觉,或者疼痛难忍了,才会去看病,这也不能都怪病人,或怪人们无知,因为看已病的是医生,而看未病的却是圣人,但是;现时代看病的却只有医生,要想看圣人,那就只有找我们的祖先了。就是现在有圣人,也不会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就好像,每个人健康的呵护,是为了别人,有了病去治病,才是为自己。回首自望,自己的,身边的,周围的,社会的泛泛人群,健康状态令人堪忧,目前的医院,药店,如此红火就足以说明。与其求治于己病之后,不如调养与未病之先的祖训,绝对是我们目前,每一个有识之士须认识到的,富国强民的警世之言。
1 养气固精壮神法
精是维持人的生命健康、生命活力的最基本的物质,气是维持生命活力的能量,神是生命活力外在表现。精气乃神形成和活动的物质基础,精固气充则形健神旺。精气不足则形神衰败。因此在中医“治未病”过程中,益气保精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人要健康、长寿,最关键的就是要保持精气充足。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类经?卷一》)。即祛病健身首先要保养精、养气,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南宋翁葆光在《悟真篇注疏》中云“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荣卫一身,莫大于此,养生之士先宝其精,精宝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身健而少病”,进一步从“精气”的角度说明了“精充气壮”与养生延年之间的必然联系。
2 静心寡欲养神法
“治未病”养神之道贵在一个“静”字,静指心境的虚静、宁静、安静, 具体指思想纯正,寡欲清心,淡化名利欲望,不去做不切实际的事,就能使人在精神上淡泊宁静,心理上恬淡虚无。这是“治未病”调养心神中的最重要内容。
清静养神的思想主导着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先秦道家以“清静”学说立论,如老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无欲以静,无下将自定” (《道德经》),这种思想对中医清静养生学说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内经》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静则神藏,躁则神亡”(《素问?痹论》)均指出养神的关键是精神集中,专注静守,摒弃一切杂念,少受外界因素干扰,才能清心寡欲使神气日充以壮,又可固精气而不泄,故有益于健康长寿。
3 调心顺志宁神法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七情是人之常性,这是人精神活动中常见的情绪状态。正常的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正常、精气充盈的反映。由于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息息相关,如果情志活动过度,不加以调节,就会直接损伤脏腑的气血阴阳,引起机体的气机逆乱,脏腑功能失调。《黄帝内经》在阐述疾病的成因时,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太过解释为人体发病的内因。“七情致病,内伤脏腑,外伤气血。”(《素问?举痛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些均说明情志活动不加以调节和控制,均可会破坏机体的稳定和平衡、扰乱脏腑正常的气机运动,从而诱发疾病,甚至危害生命。
4 修德养性安神法
中国传统养生注重养生要与修德养性相结合,其中尤以儒家最为重视。他们认为良好的道德本身就是心理健康的标志,道德高尚的人不会患得患失,可免除许多焦虑烦恼,保持乐观的情绪状态,即孔子所说的“仁者不忧” (《论语?子罕篇第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孔子将以“仁”(道德仁爱)为核心的学说与延年益寿联系起来,认为仁者可以长寿,主张“以德润身”。他认为一个人奉守社会道德方能心情舒畅而无忧虑,得以长寿,即“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唐代药王孙思邈在总结其长寿经验时指出:“性即指善,内外百病皆不悉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经也。……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养性序》)。
5 健脑益髓培神法
内经提出“心主神明”说,源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其心也包括脑的功能,故内经《灵枢?本神篇》也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项伦理漏洞.ppt
- 丁志刚2008年经济会讲话.doc
- 丁洪波:如果满仓交易,你对风险会很敏感.doc
- 丁蜀大桥开工报告.doc
- 丁长伟事迹(今晚报2010 年 6 月 25 日 星期 五).doc
- 七(上)科学竞赛卷.doc
- 七、八、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doc
- 七上 第二章有理数 测试解析- 文稿上传(1009发).doc
- 七上古文整理 (完整版).doc
- 七上信息技术《§1.2 有效获取信息》(第6周).doc
- Python与人工智能编程——基础与实验 课件全套 实验1--26 集成开发环境的安装及 Jupyter Notebook 的使用---网络数据爬取.pptx
- Python与人工智能编程——基础与实验 课件 实验8--10 Pandas基础知识、Pandas常用操作、 Matplotlib常用操作.pptx
- Python与人工智能编程——基础与实验 教案 实验17 PyTorch的开发流程与通用模板;实验18 卷积神经网络的简介及应用.docx
- 机械制造基础 课件全套 第1--12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 零件材料与加工工艺的选择.ppt
- 机械制造基础 课件 第1--5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 钢的分类及编号.ppt
- 机械制造基础 课件 第三章 铁碳合金.ppt
- 无人机操控模拟实训 课件 模块4--6 直升机飞行模拟---RealFlight模拟器进阶运用 .pptx
- Python与人工智能编程——基础与实验 课件 实验22、23 Hugging face管道、文本分类.pptx
- Python与人工智能编程——基础与实验 课件 实验4、5 函数与异常处理、面向对象编程.pptx
- Python与人工智能编程——基础与实验 课件 实验11、12 机器学习基础与Scikit-learn基础、 Scikit-learn开发流程与通用模板.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