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新型学习的环境.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建新型学习的环境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Moodle: 创建新型学习环境 黎加厚 上海师范大学 * Web 2.0 迅速变化的网络时代 信息时代10大基本教学工具 文字输入——Google拼音 信息检索——Google、百度 表达讲演——Word 、 PowerPoint 可视化分析——概念图、思维导图 教学评价——rubric、电子档案袋 人际交流——e-Mail、QQ、MSN 工作反思与叙事——Blog(博客) 组织网络探究学习——WebQuest 构建学习社区——BBS、Wiki 设计管理课程——Moodle (魔灯) 教师使用新技术的困难 时间、精力的困难 技术环境条件限制: 教师上机、上网困难 学生上机、上网困难 改变原来习惯的阻力: 变化备课、上课方式的困难 政策 学校的配套政策 教学管理系统的调整 学习Moodle的发展过程 我们面临的问题: 怎样用好Moodle Moodle在教育中应用的三个层次 支持我们已经做的 补充我们已经做的 改变我们已经做的 —(George Thomas Scharffenberger, 2005) 根据学习科学,对课程的各个要素做出规划和安排,形成一定的课程结构和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获得一定水平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达到国家课程标准预期的教育结果。 —黎加厚,《信息化课程设计教程》,2007 设计有效学习的4个关键 Moodle:提供了学习环境设计的丰富工具 网站管理 用户管理 课程管理 资源模块 问卷调查模块 投票模块 网页设计 课件展示 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资源链接 Moodle课程设计技巧(1) 课程结构设计技巧 课程结构模块化 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 课程介绍 明确学习成果 呈现课程内容读物 提供有用的链接 提供参考书籍 教学活动组织 过程性评价 Moodle课程设计技巧(2) Moodle界面设计技巧 版式与界面设计 导航设计 充分利用Moodle的导航结构来设计课程的各个模块; 将课程内容按照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的树状层级模式管理; 始终如一的课程结构和显示方式 互动设计 师生交流渠道 及时响应 Moodle课程设计技巧(3) 课程内容设计技巧 方便学生阅读 简洁 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 强调 统一 及时更新内容 Moodle课程设计技巧(4) 课程引导技巧 学生自主导向式学习(SDL) 教师引领式教学(TDL) Moodle课程设计技巧(5) 创建互动学习社区技巧 创建互动学习社区的五个要素: 信息化学习环境 主题 时间地点 参与者 促进者 Moodle课程设计技巧(6) 创建教师团队教学的技巧 传统团队教学 协作教学 支持性团队教学 并行教学 差异分层教学 检查教师 教研组协作教学 跨学科协作教学 Moodle课程设计技巧(7) 评价与反馈设计技巧 从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向重视评价学习过程转变 。 从过去课堂上的评价,发展到包括课堂、学校、网络、家庭参与的立体化的评价。 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的教师考评方式,转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管理、同伴评价、社会协商、构建集体智慧。 从过去以纸笔考试为主的单一评价技术,转向多样化的真实的评价活动。 灵活运用Moodle的评价功能 用好Moodle【互动评价】 ——黎加厚,《信息化课程设计教程》,2007 Moodle课程设计技巧(8) 学校应用信息化课程管理系统的技巧 拓宽中小学使用Moodle的方式 Moodle课程设计日常化 从最基本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生使用资源、讨论、教学评价、测试反馈等做起。 将学生的接受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整合起来。 用Moodle促进家校交流经常化。 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开展教师培训。 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使用Moodle支持新型学校教学体系 教师设计课程, 也在设计着民族的未来! Technology can be used To sustain and support what we are already doing (conservative use – does not lead to change) To supplement and extend what we are doing (leads to improvement and reform) To subvert and transform what we are doing (leads to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George Thomas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