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_呼吸气囊.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易_呼吸气囊

LOGO 简 易 呼 吸 囊 中西医实践教学中心 * 简易人工呼吸器又称加压给氧气囊(AMBU),它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 * 一、人工通气重要性 脑组织对缺氧的抵抗力很低,缺氧后脑血管先发生痉挛而后扩张,渗透压增高,出现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形成出血,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及脑水肿,数日后脑组织坏死。 * 二、基础生命支持的通气方式 * 当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或在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时,可利用简易人工呼吸器直接给氧,使患者得到充分氧气供应以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三、使用目的 * 四、球囊面罩通气的优点 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 五、组成 (1)面罩 (2)单向阀 (3)球体 (4)氧气储气阀 (5)氧气储气袋 (6)氧气导管 * * * 六、基本原理 氧气进入球形气囊和贮气袋,人工指压气囊打开前方活瓣,将氧气压入与病人口鼻贴紧的面罩内或气管导管内,以达到人工通气的目的。 * 七、连接及检查 * 八、适应症 1.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如急性呼吸衰竭时出现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经积极治疗后无改善,肺通气量明显不足者;慢性重症呼吸衰竭,经各种治疗无改善或有肺性脑病者。 2. 运送病员 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查,进出手术室等情况。 3. 临时替代呼吸机 遇到呼吸机因故障、停电等特殊情况时,可临时应用简易呼吸器替代。 * 九、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 相对禁忌: 1.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 2.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3.肺大泡 4.张力性气胸 5.大量胸腔积液 6.活动性肺结核 * 呼吸情况 意识状态 缺氧情况 (一)评 估 十、操作 spo2 * (二)准 备 术者准备 物品准备 环境准备 病人准备 * 呼吸气囊、面罩、储氧袋正确连接 1、连接充氧 将连接管与氧气装置连接,流量10--12L/分 (三)操作 * 单人法:仰头举颏法 双人法:仰头托颌法 2、清理呼吸道 3、开放气道 * 如果仅单人提供呼吸支持,使患者头后仰或颈下填毛巾或枕头,便于打开气道,一手压住面罩,一手挤压球囊,并观察通气是否充分。 * EC或OK手法 扣紧面罩 4、固定面罩 * 5、送气 用另外一只手挤压球体,将气体送入肺中,规律性地按压球体提供足够的吸气/呼气时间,送气时间大于1秒,潮气量6~7ml/kg(通常成人400~600ml的潮气量就足以使胸壁抬起),潮气量按压气囊与放松气囊时间为1:1.5~2,(按2秒放开3~5秒)。 * 6、人工呼吸频率:成人8—10次/分,婴儿和儿童12-20次/分。 * 使用球囊面罩可提供正压通气,一般球囊充气容量约为1000 ml,足以使肺充分膨胀,但急救中挤压气囊难保不漏气,单人复苏时易出现通气不足,双人复苏时效果较好。 单人操作每次送气量是:400—600ml。 * 7、确认患者是否处于正常换气 1.注视患者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着压缩球体而起伏) 2.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 3.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是否适当运用。 4.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 * (四)观 察 记 录 胸部情况 面色和嘴 唇情况 记录效果 记录人工 呼吸时间 * (五)呼吸复苏(器)囊的维护和保养 1.呼吸器包括单向阀、储气阀等为不可拆分器件。各部件均采用工程塑料制造,因此操作人员务请小心清洗放置,避免不必要的损坏,若呼吸器中任何一零件破损则应更换。 2.每次呼吸(器)囊使用完毕后,必须对面罩进行浸泡消毒,球囊及储氧袋应用75%酒精擦拭。面罩浸泡于0.05%含氯消毒液,0.5小时;或者0.2%含氯消毒液(传染性病人)。 3.注意: 呼吸(器)囊使用完毕后,需存放在温度适宜,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内。 * 十一、注意事项 1.保持面罩的密闭性,选择合适的面罩,正确的手势将面罩紧扣鼻部,防止发生漏气。 2.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 3.使用期间注意观察病人胸廓起伏、双肺呼 吸音、脉搏、血氧及病人的呼吸是否有改 善。 4.观察胃区是否胀气,避免过多气体挤压到 胃部而影响呼吸的改善。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面色等变化。 6.每次使用前,须对呼吸复苏(器)囊进行检 查,确保其有效性。 7.如果外接氧气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