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静脉输液法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头皮静脉输液法ppt课件

根据三原色原理叠加后的单色形成了第三种颜色并脱离了原本的单色颜色更加丰富象征着产品在原有空间的组合中产生了突破性的变化 头皮静脉输液法  头皮静脉输液法 目的 1. 补充液体、营养,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2. 使药物快速进入体内。 准备 护士准备: 1.了解患儿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对输液的认识程度、心理状态,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及血管状况; 2.根据患儿的年龄作好解释工作; 3.操作前洗手、戴口罩。 准备 用物准备: 1.输液器、液体及药物 2.治疗盘:内置碘伏、棉签、弯盘、胶布、头皮针、无菌巾内放已吸入生理盐水或10%葡萄糖10ml的注射器。 3.其他物品:剃刀、污物杯、肥皂、纱布、治疗巾,必要时备砂袋或约束带。 准备 环境准备:清洁、宽敞,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扫地及更换床单。 病人准备:为患儿更换尿布,协助幼儿排尿顺头发方向剃净局部毛发。   穿刺部位的选择 小儿从出生至3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回流,易于固定,不影响小儿肢体活动及其他诊疗和护理工作。最适用于新生儿、婴幼儿静脉输液。常选用额上静脉,颞浅静脉及耳后静脉等。 额正中静脉:在颅冠缝起于静脉网汇成正中静脉后沿额骨表面在近中线处垂直下降,至眉的内端续与内眦静脉。该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粗短而直,不滑动,易固定,暴露较明显。 颞浅静脉:起始于颅的顶部和侧面的静脉网,汇成颞浅静脉,位于颞部皮下,在颞筋膜的表面,颧弓根的稍上方,外耳门的前方,与同名动脉伴行,可摸到颞浅动脉的搏动,静脉常在该动脉的前方。此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暴露明显。 耳后静脉:位于耳廓后方,向前与下颌后静的后支吻合,与乳突导血管相连,故较为固定,且稍粗直,或略带弯曲,显露清楚。 注意鉴别头皮静脉与头皮动脉 头皮静脉 头皮动脉 颜色 微蓝 淡红或与皮肤同色 搏动 无 有 管壁 薄,易压瘪 厚,不易压瘪 血流方向 多向心 多离心 颜色 暗红 鲜红 注药 阻力小 阻力大,局部血管树枝状 突起,颜色苍白;患儿疼 痛,尖叫 实施 1.在治疗室内核对、检查药液、输液器,按医嘱加入药物,并将输液器针头插入输液器瓶塞内,关闭调节器。 2. 携用物至患儿床旁,核对患儿,再次查对药液,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排尽空气。 3. 将枕头放在床沿,使患儿横卧于床中央,必要时全身约束法约束患儿。 4. 如两人操作,则一人固定患儿头部,另一人穿刺。穿刺者立于患儿头端,消毒皮肤后,用注射器接头皮针,驱除气体后,一手绷紧血管两端皮肤,另一手持针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处将针头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皮肤,然后将枕头稍挑起,沿静脉走向徐徐刺入,见回血后推液少许,如无异常,用胶布固定。 5. 取下注射器,将头皮针与输液器相连接,调节滴速,并将输液皮条弯绕于患儿头上适当位置,胶布固定。 6. 记录输液时间、输液量及药物。 持针手法 二指法 三指法 传统的手法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法 此手法的缺点:手掌心朝上,手的灵活性欠佳,不好掌握进针的力度和速度,造成速度过快或过慢现象,过快穿破血管,过慢不能顺利的进入皮下,且进入皮下后变换执针手法容易视线分散以及针柄摆动,造成针尖失准,导致穿刺失败。 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柄的前、后 此执针手法的优点:手背朝上,手比较灵活, 且进入皮下后不用变换手法一气呵成。 拇指与中指执针柄前后,食指在针柄上固定:持得更稳,不易晃动。 针头固定?: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只是静脉输液的一半,头皮针固定才是静脉输液的关键。 1、头皮针固定 第一块胶布将针柄粘贴牢固。 第二根带有棉纱的输液贴宽胶布贴在针体并遮针眼。 第三根胶布从靠近针柄的头皮针塑料管下面穿过并向上、向前交叉固定。 把头皮针的塑料管向上自然弯曲成一小圆形后用第四根胶布固定。 第五根胶布将头皮针塑料管的末端固定于左或右耳廓上或者固定于没有头发的头皮上,或绕头一圈固定。 * * 根据三原色原理叠加后的单色形成了第三种颜色并脱离了原本的单色颜色更加丰富象征着产品在原有空间的组合中产生了突破性的变化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