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父母排座次,中国父母在后边.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下父母排座次,中国父母在后边

天下父母排座次,中国父母在后边   阮向华所在的学校搞了一次问卷调查,要求每位学生写出最受自己尊敬的人有多少位,依尊敬的程度排列顺序,要求每人至少写出10位。阮妈妈问向华,同学们写的第一尊敬的人都是谁,向华告诉妈妈,有的写梦露(美国演员)、琼瑶(台湾作家)、小虎队,有的写张明敏、郭富城,有的写三毛,有的写金庸,有的写克林顿,也有的写周恩来、爱因斯坦……   阮妈妈很希望向华写的能是妈妈,并且能把妈妈排在前面。可是向华的回答使她很失望,女儿说了一串影星歌星的名字,也没说到她,她感到很悲哀。自己起早贪黑,为向华的衣食住行操劳,为她付出了全部的爱。向华有一点不高兴,她都想方设法哄着,劝着。结果在最尊敬的人中,竟然是那些一点都没理过她,没看过她的唱歌的,跳舞的,演戏的。她大惑不解,问我这是什么原因。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介绍一份调查。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了一项中学生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是谁”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分别是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统计结果,日本学生答“最尊敬的人”中列前三位的是父亲、母亲、坂本龙马(日本著名历史人物);105名美国学生答“最尊敬的人”中,列前三位的是父亲、迈克尔·乔丹(球星)、母亲;而1XX名中国学生答“最尊敬的人”中,父亲列第十位,母亲列第十一位,甚至不如一位电影明星。   哀哉,中国为人父母者!中国自古提倡孝道,如今且不说孝顺,连尊敬也不可得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   社会原因在于从1957年反“右”起,到10年“文革”运动,国内便以阶级斗争为纲,不断地鼓吹人整人。鼓吹“亲不亲,阶级线上分”,鼓吹“儿子要敢于造老子的反”,鼓励揭发批判老子的儿子。   这样,中国受传统文化教育最深的,觉得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的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人,便首当其冲遭批判,倒了霉。其实,解放前念得起书,受过较多教育的,主要是这些人,他们便必须和父母划清界线,必须对父母采取一种批判态度,当时的荒唐政治才允许他生存。   “文革”运动更把造父母的反推向了极限。不仅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要背叛父母,连所谓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出身的,也要重新站队,“站到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的队伍中来”。如果不是“造反派”,那就是亲爹亲娘,也得斗争,也得批判。七斗八斗,斗得父子母女之间都伤了感情。   1976年宣布“文革”运动结束,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观念,父母儿女之间的感情和传统美德,并不是宣布“文革”运动结束就可以恢复正常的。更何况,“文革”结束以来,我们还没有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进行过全社会规模的孝敬父母的教育活动,以致个别“文革”中成长的中年人还认为孝敬父母是“封建流毒”,他们对自己的父母采取不孝不敬的态度,他们的下一代自然效法,对他们也采取不孝不敬的态度。   家庭原因则是相当多的父母对子女只养不教。他们觉得父母的责任就是供孩子吃、喝、穿、住,把孩子养大就行,至于教育孩子,那是学校和社会的事。   中国父母在养孩子上花的心血、力气、脑筋,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流的。特别是当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更是拼命地在养孩子上搞攀比。你让孩子吃娃哈哈,我给孩子喝太阳神,有的甚至给十来岁的孩子吃什么鳖精!穿着方面,有的家长也傻乎乎地比着让孩子穿名牌鞋,穿上千元的名牌衬衣,几千元的名牌皮外套。有的孩子到了十五六岁,还把衬衣甚至脏袜子都扔给家长洗,不少家长还乐此不疲,觉得那是爱孩子。似乎给孩子吃名牌,穿名牌,就能培养出名牌孩子了。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而真正要教育他们则是一件大事了。”   他们的爱,只停留在养的阶段。这些自以为是的爱,用有的孩子的话来说就是:“妈妈只关心我吃穿的那种爱,让我受不了,让我感觉发腻。好像我到世界上就是一种来吃穿的动物一样。”   孩子说的没错。只注重养,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那跟养一只小鸡小鸭小狗小猫真没什么区别。孩子做人的道理,生存的本领,高尚的人格,这些人生最必要的东西,他们还要向别人学。学到手的孩子,当然尊重那些教给他最必要的东西的人。没学到手的孩子呢,则往往在社会上吃尽苦头,难以自立。回过头来,自然要埋怨他们的父母。   向华忘记了需要尊敬妈妈的根源,在于妈妈忘记了在养向华的同时需要教育她。家长如果从她五六岁   的时候开始,便把教看得重于养,教育她自立自强,让她认识到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必须首先从尊重、孝敬父母和长辈做起。教育10年,决不会是今天的局面。   孩子有时做得不对,客家人往往斥责为“少教”;北方有人骂别人的孩子很刻薄:“没有爹娘教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孩子接受父母教育的重要。   民风、世风皆起于家风。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不但养,还要教,更要育。   向华16岁了。16岁,正是人生最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