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业有限公司防突设计
纳雍县三雍煤业有限公司防突 设计三雍煤业有限公司2012年1月10日第一章 序 言为了认真执行“以人为本”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全面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推进我矿瓦斯治理工作进程,杜绝或控制各类瓦斯事故的发生,确保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等七部委《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落实国家上级领导对煤矿瓦斯治理的指示要求,特编制本设计。第二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矿井基本情况三雍煤业有限公司属生产能力30万吨/年的新建矿井,隶属纳雍县勺窝乡所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3′00″-- 105°14′00″,北纬26°47′00″--26°48′00″。《纳雍县三雍煤矿开采方案设计》于2008年6月16日经贵州省煤炭管理局(黔煤规字【2008】493号)文件批复,《纳雍县勺窝乡三雍煤矿安全专篇》,于2010年1月经贵州省安全监察局毕节监察分局【2010】021号文件)批复;各种手续齐备后,于2010年6月24日开工建设,目前矿井正在建设中。第二节 地质构造一、含煤地层龙潭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其主要特征分述如下。1、岩性:由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煤层、菱铁岩、粉砂质泥岩、铝土岩、高岭石泥岩组成,以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细砂岩、泥岩为主。2、岩石颜色:下部以深灰色、灰黑色为主;中部以浅灰色、灰色为主;上部以灰色、深灰色为主。3、常见岩石层理类型:有平行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和交错层理。4、结核:有菱铁质结核、黄铁矿结核、少量的钙质结核及硅质结核,呈圆球、椭球状、瘤状、透镜状及不规则状。结核大小不一,内部结构以同心圆状及放射状居多。5、岩煤层物性特征:煤层:电阻率值低于灰岩,数值在210~335Ω·M之间;密度值很小,脉冲数在3300~8750个之间;自然伽玛值很低,有时低于灰岩,数值在30~90个脉冲之间。灰岩:电阻率幅值在本区反映最高,数值在290~350Ω·M之间;密度值最大,脉冲数在620~750个之间;自然伽玛幅值为最低,数值在50~60个脉冲之间。 砂岩:电阻率一般为高阻值,但是变化范围较大,低于煤层,数值在25~75Ω·M之间;密度值高于煤层,低于灰岩,在伽玛伽玛曲线上幅值不明显,脉冲数一般在700~750个之间;自然伽玛幅值在75~150个脉冲之间。泥岩:电阻率一般最低,接近曲线基值,数值在23~35Ω·M之间; 密度值较小,仅次于煤层,脉冲数在750~1250个之间;自然伽玛幅值很高,一般在100~220个脉冲之间。6、化石:地层中古生物种类不多,数量较少;动物化石有腕足类、瓣鳃类、螺等,这些动物化石多分布在本区灰岩、泥岩层中。植物化石有大羽羊齿、栉羊齿、鳞木等,多分布在煤层顶板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中。二、构造煤矿所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黔中隆起”腹地,区域上则位于南东~北西西向的猪场向斜内,猪场向斜为一较宽缓对称向斜,其轴部为飞仙关组地层,两翼依次出露长兴组、龙潭组及峨眉山玄武岩组、茅口组,两翼倾角10~30°。区内构造形态总体为单斜层。岩层走向北西~南东,倾向230~240°,倾角一般10~17°。发育两条正断层,现介绍如下:F1:位于矿区中部,该断层走向北西西~南东东,倾向190~200°,倾角60°,垂直落差50~60m,上盘煤系上部地层与下盘煤系下部地层接触,上盘下降为正断层。该断层除地表有地质观测点和剥土点控制外,地下有ZK101、ZK202两个钻孔控制。断层带两侧明显可见煤层地层错开,产状变陡、零乱。F2:位于矿区北正侧,其走向南西西~北东东,断面倾向150~160°,倾角58°,垂直落差50m,其下盘P3β地层与上盘P3l本区区域构造有两个次序:北西向的加戛背斜构造先形成,随后是北东向的构造,如猪场向斜及F1、F2断层;后者对前者起叠加和破坏作用。三、可采煤层区内煤系为上二叠统龙潭组(P31),是一套海陆交替相沉积,主要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的韵律层。总厚度厚290.68~307.44m,一般厚298m,含煤34层,煤层总厚度16.10m,含煤系数8.6%,可采煤层7层,可采总厚度8.98m。可采煤层编号由上至下为M1、M2、M8、M16、M28、M31、M32。可采煤层M1、M2、M8主要分布于煤系上部,M16分布于煤系中部,M28、M31、M32分布于煤系下部。各可采煤层的M1与M8之间、M8与M16之间、M16与M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