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课件】pw04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第一节??微生物的六种营养要素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四节 培养基 第一节?????微生物的六种营养要素 营养(或营养作用,nutrition):是指生物体从外部环境摄取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其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生理功能。 营养物(或营养,nutrient):则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在微生物学中,常也包括光能这种非物质形式的能源。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碳、氢、氧、氮、硫、磷、钙、镁、钾、氯及多种微量元素。 营养物质:不论从元素水平还是从营养要素水平看,微生物的营养与摄食型的动物(包括人类)和光和自养型的植物非常相似,他们之间存在着“营养上的统一性”。也有六种营养要素。见表4-1。 生长因子的功能:生长因子在微生物代谢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构成细胞成分;调节代谢,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 生长因子分析: (1)各种微生物与生长因子的关系可分以下几类: 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 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 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微生物 (2)在配制微生物培养基时,如果配制的是天然培养基,则可加入富含生长因子的原料—酵母膏、玉米浆、肝浸液、麦芽汁或其他新鲜的动植物组织浸液;如果配制的是合成培养基,可加入复合维生素液。 无机盐的分析: (1)在配制细菌培养基时,对于大量元素来说,可以加入有关化学试剂,其中首选的是K2HPO4及MgSO4,因为它们可以同时提供4种需要量最大的元素。 (2)对其他需要量少些的元素,除非研究代谢等有特殊要求,一般不需外源添加。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般认为,细胞膜以四种方式控制物质的运送,即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送和基团移位,以主动运送最为重要。 2、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促进扩散指溶质在运送过程中,必须借助存在于细胞膜上的底物特异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的一类扩散性运送方式。 特点:物质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 不需要能量; 扩散特异性载体蛋白(渗透酶、易位酶、易位蛋白)参与; 扩散速度较快。 运送的物质:无机离子和糖类等。 3、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主动运输是指一类必须提供能量并通过细胞膜上特异性载体蛋白构想的变化,使膜外环境中底浓度的溶质运入膜内的一种运送方式。 特点: 逆浓度梯度运输; 需要提供能量; 需要特异性载体蛋白参与; 运送速度较快 运送的物质:无机离子、有机离子和一些糖类等。 四、基团转位(group translocation) 基团转位 指一类既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其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而不同于一般的主动运送。 磷酸转移酶系统。该磷酸转移酶系统包括酶I、酶II和Hpr。 第一步 : PEP+HPr---------P~HPr+丙酮酸 第二步: P-Hpr+糖-----------糖-P+Hpr 特点: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能量;需要特异性载体蛋白;被转运的物质改变了化学结构。 运送的物质:某些细菌运送的葡萄糖 影响营养吸收的因素: 1、细胞内外营养物质的浓度差 浓度差越大,越有利于细胞的吸收。 2、营养物的特性 (1)大分子化合物不易透过,需经胞外酶水解成可溶性的小分子后,才被吸收。 (2)脂溶性化合物较水溶性物质更易透过细胞膜。 (3)不易电离的化合物较易电离的化合物更易进入细胞。 3、细胞膜的通透性 当营养物的电荷与膜上的孔的电荷相反时,透性增加;当菌种是幼龄时,膜透性较大;当细胞受损或死亡时,膜的选择性受到破坏,菌体内含物容易从体内渗出。其他物化条件,如温度、pH、有毒物质等都会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第四节 培养基 培养基(medium/culture medium)一种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养料。 具备六种营养要素、进行灭菌。 一、配制原则 (4条) 1、目的明确: 实验室:不计较成本,重复性要强; 大生产:考虑成本(1)种子培养基:利于菌种的快速繁殖 (2)发酵培养基:利于产物的生成 2、营养协调: 微生物细胞内各种成分间有较稳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大多数化能异养微生物的培养基,除水分外,碳源(兼能源)的含量最高,其后依次是氮源、大量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精选】《立体构成及应用》第八章:立体构成在设计领域的应用.ppt
- 【最新资料】“感受人类的美”单元作品集展示文稿ppt模版课件.ppt
- 【本章提要】本章概述了运动疗法和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和...【共享精品-ppt】.ppt
- 【本站首发】女性白癜风患者常见的小常识.pptx
- 【本章提要】本章概述了运动疗法和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重点介ppt模版课件.ppt
- 【机械课件】第三章 孔、轴公差与配合.ppt
- 【植物生理学课件】第7章细胞信号转导.ppt
- 【机械课件】第七章 其他特种加工技术.ppt
- 【林学课件】复件 园林艺术原理与设计无图片版本.ppt
- 【步步高】2015届高考总复习【配套课件】:第一章语言基础知识重点题型一成语题(2014高考).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