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音乐专业中国古代音乐史(主编蓝玉崧-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中国音乐史与欣赏第八到第十讲.pptVIP

2014音乐专业中国古代音乐史(主编蓝玉崧-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中国音乐史与欣赏第八到第十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音乐专业中国古代音乐史(主编蓝玉崧-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中国音乐史与欣赏第八到第十讲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 第八讲 授课内容:第四节 乐器与器乐 教学目的:了解中古乐器的发展,特别是琵琶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出现的《广陵散》、《梅花三弄》以及鼓吹乐等应熟练掌握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 教学过程: 在琵琶传入我国的过程中,从“龟兹”传来的“胡乐”为最盛,并用龟兹琵琶定律,这就是音乐史中常提到的苏祗婆(梵语SUJIVA的对音)所传的“龟兹琵琶七调”。 这时的琵琶名手也大多是西域之人,他们均以所居国名为姓,如曹妙达,唐时的康昆仑等。 到了唐代,“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已成为我国一件非常重要的乐器。据记载,最晚至唐乾宁四年(公元 897 年以前),琵琶除了有四个柱以外,已经开始使用“品”了。“品”的使用使得琵琶音域大为扩充,再加上盛唐以来已经使用手指弹奏——即“搊弹”的方法,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琵琶的艺术表现力。不仅如此,这时的琵琶在演奏的抱式上也改横弹为抱弹,并把右手用木拨弹奏改为用五个手指弹奏的方法。但这时各种琵琶的使用尚无规律,如“创手弹之法”的贞观初年琵琶名家——太常乐工裴神符即是五弦名手。可见,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同样流行于盛唐时期。 关于唐代琵琶曲,主要是来自当时流行的歌舞大曲,如《六么》、《霓裳羽衣曲》、《凉州》、《胡渭州》等。 唐代比较著名的各族琵琶演奏家有段善本、贺怀智、曹刚、裴神符、康昆仑(康国人)、雷海青、李管儿、赵壁等。他们的演奏各有其不同风格。据说曹刚以右手运拨的气势若风雷取胜;裴神符则以左手细腻委婉的拢然而闻名,段善本以“移调”演奏见长(所谓“移调”就是从一个宫调移到另一个宫调上演奏)。毫无疑问,这些对于我国琵琶演奏艺术的发展是起了促进作用的。 琵琶在中国落户后又很快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缅甸等国,直到现在,日本正仓院还藏有我国唐时传去的五弦琵琶,朝鲜半岛至今还有五弦琵琶。 (5)合奏音乐——鼓吹乐的兴起 在汉以来我国传统音乐中,有一类以打击乐器与吹奏乐器为主的演奏形式和乐种———“鼓吹乐”。这是以打击乐器鼓和管乐器排箫、横笛、笳、角等合奏的音乐,有时也伴有歌唱。大约在秦末汉初之际,鼓吹乐就已在北方汉族与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流行,当时的鼓吹乐是用鼓、角、笳一起演奏。当鼓吹乐传入中原地区以后,便与中原各地汉族民间音乐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鼓吹乐。汉哀帝时(公元前6----1年)乐府中有“邯郸鼓员”、“江南鼓员”、“淮南鼓员”等可能就是各个不同地区的鼓乐工。从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所收汉代鼓吹乐的歌词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作品都是汉族民歌,后来被各地的鼓吹乐所吸收。 鼓吹乐被宫廷采用后,便用于军队、仪仗和宫廷的宴乐之中。由于乐队编制和应用的场合不同,所以使用的乐器和对其称呼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黄门鼓吹:由天子近侍掌握,主要列于殿廷,备食举乐同时亦用于天子专用的“卤簿”(即仪仗)。《西京杂记》载:“汉大驾祠甘泉、汾阳,备千乘万骑,有黄门前、后部鼓吹。”所谓“列殿廷”,“供卤簿”,如同后世“鼓乐”中的“坐乐、行乐”。 横吹:因用横吹(横笛)作为主奏乐器而得名。横吹的乐队一般由鼓、角、横笛等组成,有时还加用筚篥和排箫。横吹的乐曲,有李延年根据张骞从西域带回的乐曲《摩诃兜勒》作为素材创作的《新声二十八解》。《新声二十八解》由《黄鹊》、《陇头》、《出关》、《入关》、《出塞》等二十八首乐曲联缀而成,后人又称之为《汉横吹曲二十八解》。 短箫铙歌:也叫骑吹,是用笳、排箫、铙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军乐。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一》载:“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有箫、笳者为鼓吹,......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之军中马上所奏者是也。” 器乐: (1)《广陵散》 《梅花三弄》 (2)琴的发展与《离骚》 图例 河南安阳隋张盛墓乐舞俑中的曲项琵琶俑 日本柰良正仓院藏唐曲项琵琶 四川新都汉骑吹画像砖 欣赏作品: 1琴歌《阳关三叠》 2琴曲《广陵散》 3琴箫合奏《梅花三弄》 4琴曲《离骚》 作业: 1简述鼓吹乐 2简述唐代琵琶的发展 3简述唐代古琴的发展 第九讲 授课内容:第五节 中古乐律学与记谱法 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中古乐律学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何承天的新。律;了解中古前后出现的文字谱、减字谱和工尺谱 重点、难点:三分损益均差律、减字谱、工尺谱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 教学过程: 1秦汉乐律学简述 《管子·地员篇》中提出的“三分损益”理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