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_孔隙与水.ppt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_孔隙与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_孔隙与水

地下水动力学 第二讲 第2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第3章 地下水的赋存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2.1岩石中的空隙 2.2岩石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 2.3与水的储容运移有关的岩石水理性质 2.1 岩石中的空隙 Interstices in rocks 岩石—包括坚硬岩石及松散土。 空隙—岩、土中各种类型空洞的总称。 空隙是地下水的赋存场所和运移通道。 2.1.1 孔隙 孔隙的多少 孔隙的多少是影响其储容地下水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描述松散岩石中孔隙多少的指标 孔隙度n:某一体积VT岩石(包括颗粒骨架与空隙在内)中孔隙体积Vn所占的比例。 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 注水法: 把被测定的松散岩石装满已知体积的容器中,烘干后用水饱和之。注水的体积就等于岩石中的全部孔隙体积,而容器的体积则相当于岩石的总体积,二者之比即为岩石的孔隙度。 间接法: 对于细粒的沉积物或固结较好的土,则先测定岩石的干密度ρd和土粒密度ρs,然后按下式计算 粘性土的孔隙与孔隙度 粘土颗粒(指直径0.005mm的颗粒); 粘性土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连结力强;颗粒表面带电,粘粒在悬浮、推移、互相接触时,易连结起来形成粘粒团,细小粘粒集合(团)构成颗粒集合体。颗粒集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沉积下来,形成蜂窝或絮状结构。 粘土孔隙:粒间孔隙—粘粒之间的空隙; 结构孔隙—集合体与集合体之间的空隙; 次生孔隙—虫孔、根系孔、干裂缝等。 2.1.2 裂隙(fissure,fracture) 裂隙的形态与度量 2.1.3 溶隙(Cavity) 溶隙:可溶岩在地下水溶蚀作用下产生的空隙。 在裂隙基础上,水流对可溶岩进一步作用的结果。 空隙的发育特征及其复杂性 松散岩石中固然以孔隙为主,但某些粘土干缩后可产生裂隙。这些裂隙的水文地质意义,甚至远远超过其原有的孔隙! 固结程度不高的沉积岩及具有气孔的喷发岩往往既具有孔隙,又具有裂隙。 可溶岩石,由于溶蚀速度不均一,有的部分发育为溶穴,有的部分则为裂隙,有时还可能保留有原生的孔隙和裂缝。 空隙的连通特征 松散岩石中的孔隙分布于颗粒之间,连通良好,分布均匀,在不同方向上,孔隙的通道和多少都很接近。赋存于其中的地下水分布与流动都比较均匀。 坚硬岩石中的裂隙是宽窄不等,长度有限的线状缝隙,往往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只有当不同的裂隙相互切穿连通时,才能在某一范围内构成彼此连通的裂隙网络。裂隙的连通性远较孔隙差。因此,赋存于裂隙基岩中的地下水相互联系比较差,分布与流动往往是不均匀的。 可溶岩石中的溶隙是一部分原有裂隙与原生孔隙溶蚀扩大而成的,空隙大小极为悬殊且分布极不均匀。因此,赋存于可溶岩石中的地下水分布与流动通常极为不均匀的。 不同空隙类型的比较 不同空隙类型的比较 2.2 岩石空隙中的水存在形式 2.2.1结合水 定义:附着于固体表面,在自身重力下不能运动的水,称为结合水。 成因:固相表面与水分子间存在静电引力相互吸引,其间引力大小服从库仑定律,随离固体表面的距离加大而减弱,结合水的物理性质随之变化。内:强,外:弱。 性质:结合水具有固态和液态水的双重性质;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即自身重力作用下不能运动,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移动及变形。 意义:结合水膜很薄,当孔隙直径小于2倍结合水膜厚度时,孔隙中只含有不能自由运动的结合水(无效空隙空间)。 2.2.2 重力水 定义:远离固相表面,水分子受固相表面吸引力的影响极其微弱,主要受重力影响。重力影响下可以自由运动。 意义:重力水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地层岩石空隙中如果存在一定的重力水,就可以通过泉,或井流出(抽出),为人们所用,因此重力水是水文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2.3 毛细水(capillary water) 基本概念 毛细现象:把细管插入水中,水上升至一定高度停下来。 毛细水受固体表面吸引力、液体表面张力和液体重力的共同作用。毛细力是在三相界面上弯液面引起的附加表面压力。 毛细管管径越小,毛细力越大,毛细上升高度也越大。 a)支持毛细水(supporting CW) 在地下水面支持下存在的(附着水面上的),随地下水升降而升降。上升高度与水面上部的岩石孔隙性质有关。 b)悬挂毛细水(suspension CW) 指地下水面以上,岩石细小孔隙中保留的水分。 思考: 1.上细下粗土层,滴水,水停留在何处? 2.黄土层中挖平洞,下大雨后,洞内能否接到水? 2.3 岩石水理性质 2.3.2 含水量(water content) 2.3.2 给水度(?) (specific yield) 影响μ值的因素-岩性 对μ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孔隙大小与多少。 空隙大的样品,给水度大,μ≈n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