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季氏将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孔子的影响
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8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法国《巴黎宣言》
孔子的影响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取正,作为准则)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的影响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幼年丧父,少时家境衰落。成年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山”(管畜牧)等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使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有名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的生平
孔子思想
一政治: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礼治”
二修身:“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三伦理思想:“仁”,“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四政治思想:维护封建等级制正名思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五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六品德:“温、良、恭、俭、让”
《论语》是记录____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 体,凡__篇,为__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时,朱熹将《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编在一起,称为“____”。
春秋
语录
20
儒
四书
1.本文的对话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孔子的时代,不但周王室不再有统率诸侯的力量,而且诸侯的权力也落到卿大夫手中。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称为“三桓犯上”。鲁国国君鲁庄公有弟三人:庄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鲁桓公的儿子,所以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渐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因此有了“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的发生。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季路当时是季孙氏的家臣。
2.冉有为什么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而不说“季氏将伐颛臾”?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说明伐颛臾是无道之举,不合礼法。
冉有含糊其辞,不敢直言。
3.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孔子是怎样批驳冉有、季路的?
第一段: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点)
无乃尔是过与
为东蒙主——不可伐
邦域之中——不必伐
社稷之臣——不当伐
晓之以礼
驳论点
第二段:
夫子欲之 二臣不欲
我们没有过错
您不要批评我们
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
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
是谁之过与
冉有的思维过程
(推卸责任)
晓之以理
反驳论证
(比喻论证)
第三段:
固而近于费 为子孙忧 论据
舍曰欲之为之辞
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小结:驳论点、论证、论据,结构严密,无懈可击
晓之以德
反驳论据
4.孔子的主张是什么?
不患寡 患不均
不患贫 患不安
均 和 安
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证思路:
先破后立,破立结合
春秋时期等级制度
王
(朝)
诸侯
(国)
卿、大夫
(家)
文中体现的孔子的政治主张
明确:对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对外“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关键词:均 和 安 修文德
礼治 仁政 教化
孔子一贯的政治思想就是礼制、仁政和教化。 “礼制”是孔子所期求的社会秩序;“仁政”是这一社会的精神气质;“教化”是这一气质得以形成的途径,从而也是理想社会秩序得以实现的方式。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仁”的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之仁”。“仁者爱人”包括反对“不教而杀”,主张“以礼教民”。
本文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年级下-1000道口算.docx VIP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指南RB∕T 040-2020.doc
- 2025年艺术学概论.pdf VIP
- 【精校版】2025年高考天津卷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VIP
- 初中历史 2023-2024学年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pdf VIP
- 《2 欢快流畅的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人美版(2024).docx VIP
- 2023北京八十中初二(上)期中语文(含答案).pdf VIP
- 自考10177《设计基础》考前复习重点(保密资料).pdf VIP
- 戒烟门诊服务及创建.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