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有效训练之四表达的技巧.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有效训练之四表达的技巧

昭君出塞图 王思廉 黄沙堆雪暗龙庭,马上琵琶掩泪听。 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 这首诗在描写人物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本诗主要运用了衬托手法(步骤一),用“黄沙”“堆雪”营造气氛,衬托昭君愁苦的心境;用旁人“掩泪听”琵琶之悲伤衬托弹琵琶的昭君的悲苦、哀怨(步骤二)。将矛头指向汉朝统治者,哀痛由于国家民族的衰亡,导致妇女成为牺牲品。突出了昭君的愁苦、哀怨,深化了对统治者无能的批判力度(步骤三)。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1)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桃李笑”以乐景衬哀情,“野田荒垅”以哀景写哀情,同时又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 。 (2)答题要点: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声”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这两句诗歌采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声”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渭北春天的树下,作者深情思念着友人李白,想象李白在江东日暮之时,望着西天的晚霞也在思念着自己。春树、暮云下的人物给人孤寂之感。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9.(4分)三四句的描写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之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2011年海淀一模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登多景楼① 【南宋】刘 过 壮观东南二百州,景于多处最多愁。 江流千古英雄泪,山掩诸公②富贵羞。 北固怀人频对酒,中原在望莫登楼。 西风战舰成何事,空送年年使客③舟。 注:①多景楼:位于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南宋名 将韩世忠等曾在这一带击败金兵。 ②诸公:指投降派。 ③使客:求和的使者。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登上多景楼远望,眼前之景雄伟壮阔,但 因大宋山河破碎,不禁愁绪满怀,无限感慨。 B.颔联写“英雄”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诸公”媚敌求荣的无 耻,表达了诗人悲恨交加的思想感情。 C.颈联写诗人因怀人在北固山多景楼借酒浇愁,看到广阔 的中原地区,内心对收复失地又充满了希望。 D.本诗写景的笔墨极简省,重在抒写诗人感慨,沉郁悲 壮,其风格与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相近。 ②尾联“西风战舰成何事,空送年年使客舟”,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出对比方法、设问方法均可(1分),如答借事抒情、联想,言之成理也算对; 结合诗句并对诗句理解分析准确(3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7分) 阙 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解】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故作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 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4分) 此诗主要描写作者远离尘世的清幽宁静环境,表达对安静自然自由生活的喜爱。“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描写了一幅“花落溪水图”,写春花翩然入水,多情之水载着花的芬芳静静流淌到很远的地方。诗人由近及远、调动各种感觉将水塑造成可视、可听、可嗅的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