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掀起化妆品企业“神秘盖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谁来掀起化妆品企业“神秘盖头”

谁来掀起化妆品企业“神秘盖头”   用“盖头”遮面的云南白药牙膏   2013年7月,记者听闻云南白药牙膏工厂开放让人参观了,感到非常惊讶,随即打开云南白药官方网站,果然发现上面有《走进云南白药活动》的公告,其中写道:“为增进公众对公司的了解,云南白药集团将举办‘走进云南白药’活动,诚邀关心云南白药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走进云南白药,了解真正的云南白药。”   记者拨打了上面的联系电话0871接线的是一位女士,首先申明现在参观的人多,先到网站下载登记表报名,至于什么时间能参观,得等通知。记者向该女士介绍了自己姓名与身份,并表示想亲身体验一下活动,看一下云南白药牙膏的生产环境。该女士听完马上就变了口气,冷冷地说道:“我们的活动不面向媒体,针对的是我们的投资人,牙膏生产厂是不向外开放的,不能参观,你想了解什么就先发传真。”当记者询问该女士姓名,以方便联系时,该女士不客气地说:“你没必要知道我姓什么,我也不告诉你,你只需打这个电话,我便会接。”但在记者发过传真后,连打几次电话,该女士都称领导出差了,等回来再说,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再打过去,该女士称领导说了不接受采访,也不同意你们参加活动。   不知道云南白药所宣称的“诚邀关心云南白药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走进云南白药,了解真正的云南白药”,其中的社会各界人士所指的是哪些人士?走到了云南白药的什么地方?又都了解到云南白药的哪些东西?莫非又是一场作秀?   其实,记者所遭遇的也是众多媒体人曾经历过的,因为这是云南白药牙膏一直以来对媒体惯用的手法。回望2010年云南白药牙膏“功效门”事件,起因自2007~2009年三年时间,消费者在使用云南白药牙膏后,因未达到其牙膏宣传的功效与厂商进行理论,而云南白药牙膏却置之不理,消费者因被云南白药牙膏漠视的“冷暴力”所激怒,才一纸诉状诉诸法院。由一连串几桩官司的发酵才导致2010年的大爆发,一时间舆论沸扬,世人皆知。各家媒体纷纷出动,猛追猛打,追根溯源。   期间曾有媒体爆出:云南白药集团在介绍其牙膏发展史时炫耀称:开始缺乏牙膏制造技术以及设备等生产要素,就先后委托其他厂家加工,降低了投资风险,快速将云南白药牙膏推向了市场。   然而,对照其宣传的“从德国引进12项先进医学技术、质量检验109道工序”的说法,实在无法联系在一起。   另一家媒体则称,云南白药牙膏是抓住当时牙膏高端市场空白,运用高超的营销手段,打国家在化妆品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擦边球,一举占领牙膏领域高端阵地。其高昂的价格与质量并不相符,配料成分中除了2%的云南白药成分提取物,其他与普通牙膏无异,对于所标榜的牙膏里含量2%的云南白药成分的提取物,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专家惊叹地说,工艺配伍2%的提取物,简直是世界奇迹,实际是为其虚高的价格编造不符合科学的说词。   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云南白药牙膏最后露脸给了个解释:我们是“国家保密配方”,功效性是做过临床及安全检测的,我们有功效临床试验报告和安全试验报告,但属于“国家保密配方”不能公布。而“国家保密配方”身份只为云南白药独享,云南白药牙膏实际上只具有专利身份,牙膏的各项标准应该适用国家关于化妆品的具体规定,根本不存在保密的问题。所以有媒体报道称云南白药牙膏是在自己脸上贴了张“国家保密配方”的金色面罩,来搪塞公众,蒙骗消费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时隔几个月后,2011年的“三氯生”事件再次挑起轩然大波,而这次,云南白药牙膏却未进行只言片语的解释,拉紧了严实的“盖头”,再次以“冷暴力”漠然处置公众舆论的质疑。   蒙着“盖头”是因为“羞于见人”   “看透不说破”是化妆品行业内人士皆心知肚明的潜规则,在此,引用一位行业内资深人士对行业的精准概括:   “四子三点一故事”   “四子”即找名牌的瓶子;仿名牌的名字;看名牌的样子(膏体);抄名牌的文字。   “三点”即学人家的卖点;学人家的扣点;学人家的返点。   “一故事 ”:编一个“源自澳美日韩法意德总部授权”的品牌故事。   化妆品行业真正兴隆于20世纪90年代,那时的市场处于饥渴状态,投资门槛又极低,手里边有俩钱的,找个化妆品加工厂,贴个标,找个时尚流行的概念,配以动听的广告宣传,一张罗,便可以开张接买卖了。不需要搞什么研发,只要跟风、鼓吹,嗓子喊得高点、花架子摆得酷点、吹嘘得神点,便可以大把大把赚来钞票,不知不觉口袋里便装上了好几个亿,变成了大企业,而究竟值几斤几两,人人心知肚明,大家都看得透却不说破。   一直以来,因国家没有完善的功效评估检测体系,各大化妆品企业所宣称的功效性无从考证。比如,云南白药牙膏广告词:“抑制牙龈出血、修复口腔溃疡”、“国家保密配方”。云南白药牙膏这样的宣传,让消费者误以为云南白药牙膏是可以治病的药品,但实际上“国家保密配方”的白药提取物仅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