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画里藏着一个更深入我
画里藏着一个更深入我 今年齐?办了自己十年作品的个展,主题是“烟火”。《烟火》系列创作的发端是他2006年元宵节看烟火:当朵朵烟火在天空轰然绽放,所有身临其境者的热情也迅速点燃。但他观察到,几秒钟前还亢奋的人们,都会有短时间的僵立,一如人生的极乐后也会有瞬间的空虚和茫然。采访一个率真而浪漫的艺术家,会让你急于想与人分享他的经历、感悟、情怀,而用不甚雕琢和没有介入感的方式展现这一切,大约是最恰当的方式…… 很小的时候,我写字就特别用力,作业本上隔着好几页纸都留下深深的痕迹。今天,我拿刀在木板上刻画时依然很用力,顶刀的中指关节突出,常常让我想起小时候,同样的地方总会有蓝色钢笔水的痕迹。所以老话说“三岁定八十”,一点也不错。 我父亲从事铁路设计,母亲是会计,算是知识分子家庭,但和艺术完全无关。不过,我外婆是民国时期的女子师范学院毕业的知识分子,她擅长工笔花鸟,兼习青绿山水。我3岁时,父母加班晚归,外婆陪我等他们回家,我就照着儿童杂志《向阳花》上的一张照片画了幅下山猛虎,大概画得还不错,平时情绪表达很平静的外婆有些激动地夸奖了我――她发现我有绘画的天分,从此开始教我画国画。我小时候因为国画获得过一些奖项,五年级时还得过南斯拉夫世界少年儿童绘画比赛金奖。绘画也成为陪伴我最久的一项业余爱好,高中之前从未想过要让它成为我的专业,后来进了美院,绘画一下子成为了专业,还真有点不习惯。 我画壁画,也画版画。 大的壁画有200多平米,我要同时协调几十人一起完成,还要听取来自方方面面的种种意见,在百般闪转腾挪中权衡出一个结果。而画版画,我几乎不听任何人的意见,只是面对自己,谁也帮不了我,我只能独立承担,还要不断抛弃旧日之我,寻求力量,获得解放,走向更开阔、自由的我。在这过程中陪伴我的,是窗外射进来的阳光和身体上的极度疲倦,还有作品完成后短暂的喜悦,以及总也免不了的些许遗憾和失落。 我天性比较敏感、倔强。除了天生的性格,后天的生活环境和人生阅历对性格也会有很大影响。我出生在郑州,19岁到广州读美院,然后留校,到今天在广州生活的时间已经超过了郑州。南北两地的生活经历在我的性格中都留下了明显的印记;从人生境遇上说,我前期一直很顺遂,后来遇到一些波折,这些或多或少都会对我今日性格的形成产生影响。朋友说我:“齐?的性格是倔强和爱憎分明,在他骨子里,充满北方人的血性和勇气,但这些气质又都被他斯文清秀的外表所包裹。”我觉得他是理解我的。 和我信赖的长辈与朋友聊天是我最好的消遣方式,这种聊天可能是跨越空间距离的,比如说电话和写信。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跟知己好友手写信的习惯。阅读是我另一种休闲方式,也类似交谈,是和未谋面的作者交谈。 我不肯定自己为什么要一直画画,好像也不是为了证明所谓的艺术家身份,也并不觉得画画是一种很有效的自我表达途径,我甚至一度十分怀疑绘画的表现力,某些时候,画画似乎仅仅成为了一种习惯。前段时间办个展,翻阅自己十多年来的画作,我不得不承认,画里藏着一个有情境、有态度、更清晰,更深入的我。 也只有我自己才知道,为这批画我付出了什么。 十年里,虽然不是每天都在画,但心里总是在想。不画的时候,自然有不画的原因,画的时候,就画的是那时候的我。 一位和我相识于微时的知己好友这样形容我所做的工作:“版画创作是一个神奇的过程,手持那些反复推敲过的图稿,面对夜空一般的黑色木板,一刀下去,如人生一般,不可更改。” 好像又看到灯光下那个早已熟睡的3岁孩子,枕边摆着他急于让晚归的爸妈看到的杰作――画在纸上的是一只下山老虎,如果没有那晚长于丹青的外婆的褒奖,今天的我会不会过着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呢? iTalk对话齐? iTalk:最近在忙什么? 齐?:我的身份首先是广州美术学院的教师,刚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完《线造型》课程。课余创作了版画《缪斯》系列中的一幅新画。除此之外,我正在深化两幅地铁壁画的方案,同时受邀为郑爽和苏家芬两位前辈的个展和画册撰写了序言,我自己也一直在写一篇关于墨西哥壁画大家迭戈?里维拉的大文章。最近工作绷得有些紧,接下来会带研究生去敦煌写生采风,放松一下,充充电,调整一下节奏。 iTalk:你曾说“随着绘画技巧地日趋成熟,随着种种不知为何却习以为常的附加,我们的画却显得越来越程式化、越来越无趣了”,你自己也是学院派,也有这种苦恼吗?怎么克服? 齐?:我从小习画,后来进入美术学院读本科,研究生,然后留校任教,身边的朋友也多是类似的经历。可能是我危机感比较重吧,我觉得我们这批人的画,技术普遍到位,精致、细腻、追求完美,但缺乏一种土的、生猛的、笨拙的、出于本能的原始力量,缺乏接地气的东西,这是为艺的大忌。我提出来,无非是想和自己的朋友共勉。意识到问题所在,我近期的创作就努力追求一些更直接的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