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化荣景和西方霸权再现之迷思
PAGE PAGE 1全球化榮景與西方霸權再現之迷思─以台灣嘻哈音樂之視覺文化為例*陳明凱 **莊育振 *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 研究生**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助理教授摘要在西方發展已有一段時間的嘻哈文化,自1990年代以來引發全球性的流行,至今亦不斷在變化及擴散當中,而當此全球流行的嘻哈音樂輾轉進入台灣後,有何進一步的變遷,是個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在此影響下,國內外以嘻哈風格為主的視覺影像,更有如雨後春筍般佔有廣大的流行市場,進而帶動著當代流行文化產業之相關發展。本文主要利用文獻分析的方式,去探討包括音樂錄影帶、以及靜態圖像等視覺文本,經由這些影像的歸納分析;首先,進一步了解全球化下的生產運作機制於當代社會文化脈絡中的深層意涵;其次,整理出目前台灣嘻哈音樂視覺文化之現況,及相關發展方向之建議;最後,提供在詭譎的全球化氛圍中,台灣影像工作者及相關文化發展所應注意的本土文化植栽課題。關鍵字:全球化(globalization)、視覺文化(visual culture)、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嘻哈(hip hop)前言全球化與反全球化之爭論由來已久,當部分西方世界或是已開發國家大力推動全球化之際,世界各地的反全球化運動也不約而同的漸漸「全球化」了起來。全球化是邁向世界相互依存整合的歷史趨勢,但誠如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曾經說,反全球化不是反對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對全球化所衍生的各種問題,特別是全球化帶來的貧富差距將更形擴大(桂宏誠,民90)。台灣這塊小小的島嶼,在漸行開放的社會風氣及自由經濟的快速發展下,吸收及蘊含了許多不同面向之文化風貌,也因此產生許多的文化相容及衝擊現象。另外隨著政治結構的鬆動及經濟、社會、思想等面貌的改變,加上網際網路的發達,使得一些原先被忽略或受壓抑的文化差異得以漸漸顯現出來。在當代社會中,流行音樂作為一種文化創意及內容產業供應鏈的源頭與文化場域,它也隨著時代的開放,漸漸釋放出很多發展的空間,過去處於邊緣位置的嘻哈文化,也正在流行音樂中嶄露頭角,近來更是引發全球性的種種流行現象。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台灣亦整編於全球流行音樂市場中,跨國音樂集團大多致力於台灣流行音樂市場之霸權建制;然而,過去對於視覺意涵與全球市場力量間之消長及互動關係缺乏討論,以致於無法充分勾勒出形構台灣流行音樂產業之視覺元素與特質的面貌。隨著這些科技、社會文化環境的變異,在全球化機制與本土文化植栽二者間,不斷的循環著相容與衝擊的過程,無形中亦逐漸影響了社會中的許多主流價值觀。然而,也因這兩者在不斷地互相循環、角力作用的過程,為台灣流行音樂文化開創了一個熱鬧的新天地。這些建構過程中的再現與融合,可望透過嘻哈音樂之視覺文化的再現來窺知一二。本文以嘻哈音樂的視覺文化為研究重心,因此在文本的選擇上,包括音樂錄影帶以及相關視覺影像均為本文的重要文本,並以此檢視全球化下嘻哈音樂視覺文化在台灣所再現的類型與特質,提供未來學界及當代相關流行產業進一步之參考,以再塑造台灣獨特之流行文化及生命力。2. 嘻哈音樂發展脈絡 美國音樂雜誌Revolution在製作嘻哈二十年特輯時下了這個標題“兩個唱盤和一個麥克風:這是早期你對嘻哈文化僅需要知道的一切。但是今天,你要知道更多,不只是饒舌、塗鴉,和霹靂舞,還有時尚、風格、影像,以及政治。”2.1 嘻哈文化起源及其四大元素 嘻哈文化崛起已將近三十年,由1970年代末一群先行者的創意行動開始點燃火花,嘻哈音樂便即性地透過街坊派對或公園等公開場合演出,並由紐約市街頭逐漸地擴散開來。這些自稱為DJ的先鋒者,每個都頂著一個瘋狂的綽號,他們推出一種震耳、刮擦、挑釁的美學,帶著一種反叛的、要向全球秀出自己不可一世的態度,這正是嘻哈文化的特質。 大部分的人都同意嘻哈文化開始於1970年代晚期紐約市的布隆克斯區(Bronx)。早期的嘻哈音樂把注意力放在都市貧民區的困苦生活上。嚴格來說,嘻哈不僅僅是音樂而已,嘻哈是由四種要素組成:塗鴉、霹靂舞、饒舌歌與音樂混音(時代新鮮人,民92):1. 塗鴉(graffiti) : 塗鴉噴畫,長久以來一直是都市文化的一部分。最早它是幫派用來標示勢力 範圍的方式,後來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街頭藝術(參見圖2-1)。圖2-1、DZUS,台灣高雄,20042. 霹靂舞(break dancing) : 嘻哈音樂和霹靂舞的關係密切,霹靂舞是大約在同一時期開始流行的舞蹈 (參見圖2-2)。圖2-2、NIKE盃Battle,台灣台北,20033. 饒舌歌(rap music) : 饒舌歌的樂風建立在節奏和說唱的表現方式上,是嘻哈文化的音樂表達形 式,通常以加重音式的風格、半說半唱來押韻歌詞(參見圖2-3)。圖2-3、嘻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